一叶兰舟问翠微,满汀杨柳正依依。
谷当绝壁僧行惯,寺隐深溪客到稀。
半亩暮云禅榻冷,几番春雨水帘飞。
花源自是堪逃世,莫学渔郎去便归。

【注释】玉生诸子:即指诗题中的玉生和他的儿子们。方广岩:位于福建武夷山的一处名胜,以风景秀丽而闻名。一叶兰舟:泛指小船或小舟。翠微:青山的青翠之色。依依:形容杨柳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这里指岸边杨柳依依。谷当绝壁:山谷正对着高峻的峭壁。谷:指山间峡谷。行惯:行走惯熟。寺隐深溪:深山中的寺庙隐蔽着。客到稀:来游人很少。禅榻冷:和尚的禅房内很冷清。几番春雨:几次春雨之后。水帘飞:春雨时,水帘如瀑布般落下。花源:比喻美丽的山水风光之地。自是:自然是。逃世:逃避现实生活。渔郎:渔夫。去便归:一旦离去就不再回来。

【赏析】这首诗是写玉生和他的儿子们游览武夷山名胜方广岩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四句,每句都是写景,而且写得都很工致,富有情趣。首联“一叶兰舟问翠微,满汀杨柳正依依”,写的是从福州出发,乘船来到武夷山,一路上看到的山清水秀景色。颔联“谷当绝壁僧行惯,寺隐深溪客到稀”,写的是到达目的地后看到的风景。颈联“半亩暮云禅榻冷,几番春雨水帘飞”,写的是寺庙里的情景。尾联“花源自是堪逃世,莫学渔郎去便归”,写的是诗人对于这种远离世俗的隐居生活的看法。

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采用了白描写手法,语言朴实无华,但是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在诗歌中运用了拟人和反衬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例如,“一叶兰舟问翠微”,诗人没有直接说游客正在游览,而是通过询问的方式,把游客的神态和心情描绘了出来;“谷当绝壁僧行惯”,诗人把僧人在险峻的山谷中行走的熟练和从容描绘得惟妙惟肖;“半亩暮云禅榻冷”,通过描写禅房中的景象,反衬出游客的孤独寂寞之感;“几番春雨水帘飞”,则通过春雨的景象,写出了游客内心的忧郁和孤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