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残花落雨蒙蒙,十载襟期此日同。
一榻独悬青嶂里,数杯长醉白云中。
已闻啸似苏门远,还羡谈如稷下雄。
明发河桥应折柳,白头为客任西东。

这首诗是游宗谦山人在见到宗谦时所写的。

第一句“春残花落雨蒙蒙”,描绘了一幅春天即将结束,花儿凋谢,雨水蒙蒙的景象。这是对时间流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第二句“十载襟期此日同”,则是表达了与朋友再次相见的喜悦心情。这里“襟期”指的是志向和愿望,“同”表示共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与朋友再次相聚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共同期待。

第三句“一榻独悬青嶂里”,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山峰之上的画面。这句诗中的“青嶂”指的是青山,象征着高远和孤独。这里的“一榻”指的是一张床,而“独悬”则是形容诗人独自坐在床上的状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心境。

第四句“数杯长醉白云中”,描绘了诗人在云中饮酒的场景。这句诗中的“白云”象征着飘渺和无拘无束,而“长醉”则表示沉浸在这种境界中无法自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过程中,无法自拔地沉醉其中的情感。

第五句“已闻啸似苏门远”,则是表达了诗人听到了像苏轼那样的高歌大咏之声。“苏门”指的是苏轼的门下弟子,而“啸”则是指吟诗的声音。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和卓越的追求。

第六句“还羡谈如稷下雄”,则是表达了诗人羡慕那些像田稷(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学者)那样擅长辩论的人。“稷下”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国稷下学宫,是当时著名的学术场所。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学识和智慧的追求。

最后一句“明发河桥应折柳,白头为客任西东。”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之情。“明发”指的是天明的时候,即将出发。“河桥”指的是河流上的桥梁,是离别的地方。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别离的无奈和不舍之情。同时,“白头为客任西东”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道路的不确定和迷茫。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情感和社会背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友谊和追求卓越以及离别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