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如梦复如痴,荏苒春光欲暮时。
啼比杜鹃先有血,愁同杨柳更多丝。
林花开遍谁为主,社燕重来亦似悲。
寒食已过非禁火,闭门犹自绝晨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第一句:我的心如同梦境般虚幻又像痴情之人,春天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

  • “此心如梦复如痴”: 这里用“如梦如痴”形容内心的状态,暗示作者在清明时节,内心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感。
  • “荏苒春光欲暮时”: “荏苒”意为时间飞逝,这里指春天的时光正迅速流逝。

第二句:杜鹃的啼声比春天更早地带来了哀愁,我的心情也像杨柳一样充满忧愁。

  • “啼比杜鹃先有血”: “啼比杜鹃先有血”形象地描绘了杜鹃鸟的叫声,暗示着作者心中的哀伤已经如同杜鹃啼叫一般,提前到来。
  • “愁同杨柳更多丝”: 这里通过比喻,将自己的愁绪与杨柳相比,表示内心的忧愁如同柳枝上的丝丝绿意,难以割舍。

第三句:林间花海中谁是主宰?燕子归来似乎带着一丝悲凉。

  • “林花开遍谁为主”: “林花开遍”指的是林间花海的景象,而“谁为主”则是在询问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谁才是真正的主宰。
  • “社燕重来亦似悲”: “社燕”指的是燕子,因为它们每年都会回到旧巢,这里的“重来”表达了一种悲凉之感。

第四句:寒食节过后,尽管已过了禁止生火的日子,我还是选择关门睡觉。

  • “寒食已过非禁火”: “寒食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禁火。这里的“非禁火”表示虽然规定已经取消,但作者还是遵守这个习俗。
  • “闭门犹自绝晨炊”: “闭门”表示关上门,“绝晨炊”意味着不再生火做早饭,这里的“仍自”表达了即使不按照习俗,作者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清明时节的内心世界。首两句通过对“梦”、“痴”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留恋和内心的迷茫。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比春鸟、柳树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心中的哀愁。最后,通过描写林间花海和燕子归来的景象,以及寒食节过后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淡然和对传统的坚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