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驭难留忽已西,东山犹带一痕低。
能催古寺疏钟起,渐听孤城画角齐。
影入芦汀群雁落,光衔茅屋乱鸡栖。
此时谁是销魂者,戍妇闺中最惨悽。
夕阳
羲驭难留忽已西,东山犹带一痕低。
能催古寺疏钟起,渐听孤城画角齐。
译文:
太阳渐渐西下,太阳的光辉难以留住,忽然已经向西。
东山上还残留着夕阳的余晖,一抹淡淡的红光。
能催促古老的寺庙敲响稀疏的钟声,听着越来越清晰的鼓角声。
影入芦荡的群雁落下来,阳光照耀着茅屋上的鸡儿。
此时谁是销魂者?戍妇在闺中最为痛苦悲凄。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以写景为主,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逝去的感慨和无奈。诗的前两句写日暮时分,太阳西沉,余辉洒在东山之上,给山峦涂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羲驭难留”,意指太阳的光芒难以留住,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后两句则转向更广阔的空间,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象。”能催古寺疏钟起”,意味着夕阳下的鼓角声更加清晰,让人感到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而”孤城画角齐”,则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城中的鼓角声与夕阳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这两句诗通过对夕阳下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逝去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在战乱之中,无法安享和平时光。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许多古代文人所共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