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市贫民尽噪呼,谁家尊酒泛菖蒲。
汉廷久已饥方朔,楚泽何人吊左徒。
残喘厌看长命缕,空囊安用辟兵符。
愁来试上孤城望,几处炊烟几处无。
满市贫民尽噪呼,谁家尊酒泛菖蒲。汉廷久已饥方朔,楚泽何人吊左徒。残喘厌看长命缕,空囊安用辟兵符。愁来试上孤城望,几处炊烟几处无。
诗句解析及译文
“满市贫民尽噪呼,谁家尊酒泛菖蒲”:此句描绘了端午节当天,街头巷尾的热闹景象。在这一天,人们通过饮宴来庆祝节日。诗人通过“尊酒泛菖蒲”的动作,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汉廷久已饥方朔,楚泽何人吊左徒”:此句表达了汉朝因连年战争导致国力衰弱,像方朔这样的贤士都难以为继,更不用说楚国的屈原了。屈原的忠诚与忧国忧民的精神,在这里被诗人以讽刺的方式提出,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残喘厌看长命缕,空囊安用辟兵符”: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刻感受。长命缕象征着长寿,而空囊则意味着贫困无助。诗人用这种对比强调了社会矛盾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愁来试上孤城望,几处炊烟几处无”: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孤独的城墙上眺望远方,希望寻找一丝慰藉。但无论是炊烟还是人烟,都无法给他带来温暖或希望的感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赏析
本诗通过对端午佳节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与民间的生活困境,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同时,通过对比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如屈原,反映出诗人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最后,诗人的孤独与无助,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普遍境遇,也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这首诗不仅是对节日的描写,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理想与现实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