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亭高与翠微连,尚有黄花照法筵。
下界梵音中夜磬,半空帆影隔江船。
马行十里松阴月,人藉孤峰草色烟。
我本倦游多感慨,老僧休说六朝年。

注释:

重阳后顾世卿招游清凉寺翠微亭

虚亭高与翠微连,尚有黄花照法筵。

下界梵音中夜磬,半空帆影隔江船。

马行十里松阴月,人藉孤峰草色烟。

我本倦游多感慨,老僧休说六朝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寺庙和风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首两句写景,”虚亭高与翠微连”, 虚亭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寺庙,翠微是形容绿色山峦,连在一起则表示寺庙的高耸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尚有黄花照法筵”,这里的”法筵”是指僧人诵经的地方,”黄花”则是指菊花,因为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所以这里用菊花来形容寺庙。

第三句写声音,”下界梵音中夜磬”,下界指的是人间,梵音是指佛教音乐,夜磬则是佛教仪式中晚上敲的鼓,这里用来形容寺庙夜晚的宁静和祥和。

第四句写视觉,”半空帆影隔江船”,这句描述了江上的风景,帆影指的是船上的帆布影子,隔江船则是指从江的对面看过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江面,看到对岸船只的情景。

第五到第八句写诗人的感受,”马行十里松阴月,人藉孤峰草色烟”,这两句描述了诗人骑马经过松树林中的月夜,以及在山峰上看到草色的烟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情感,”我本倦游多感慨,老僧休说六朝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六朝历史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当前生活的疲倦和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寺庙的美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