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衣曾典羽林兵,又握铜符海上行。
此日八蛮传露布,同时诸将拜霓旌。
臂开鹊血弓流影,腰泣龙魂剑有声。
见说辕门容揖客,可能前箸借书生。
诗句解析:
- 铁衣曾典羽林兵 - 描述张参戎穿着铠甲,曾在羽林军中服役。羽林军是唐代皇帝的亲卫部队,常以精锐著称。
- 又握铜符海上行 - 表示张参戎还持有皇帝授予的令牌,可以前往海上执行任务。
- 此日八蛮传露布 - 暗示了某种胜利或重大事件的发生,使得消息传遍了远方的部落和国家。
- 同时诸将拜霓旌 - “拜”在这里可能是指投降、臣服,或者指接受任命;“霓旌”指的是古代帝王的车驾,此处用来象征高位和权力。
- 臂开鹊血弓流影 - 形容武器上的鲜血如同飞鸟般溅射开来,映衬着弓箭射出时的光影效果。
- 腰泣龙魂剑有声 - 描绘剑身仿佛蕴含龙的魂魄,挥舞时带有声响。
- 见说辕门容揖客 - “见说”表示听说、听闻,意味着张参戎在军中的地位崇高,足以受到尊敬和欢迎。
- 可能前箸借书生 - “箸”在这里可能是指笔筒,引申为文人雅致;“借书生”意指借用文人身份来表达敬意。
译文:
铁甲曾典羽林兵,手持铜符海上征。今日八方传捷报,英雄同拜霓旌荣。臂如展翅箭飞矢,腰间龙魂剑自鸣。传闻辕门待贤者,或可借书翰表忠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名武将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地位。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以及对将军英勇行为的赞赏,表达了对军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华丽,富有诗意,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