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幢高拂六桥烟,坐久无僧可问禅。
一寺袈裟三百众,寺门都趁卖经钱。
【注释】
幡幢:指寺庙的旗幡和幢幡。
坐久无僧可问禅:坐着时间长了,没有僧人来问禅。问禅:打问佛经、参禅、谈玄等。
三百众:指寺院里的和尚。
都趁卖经钱:都在争着向信徒们收钱。都:通“徒”,徒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昭庆寺时写的一首七绝。诗人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昭庆寺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当时佛教盛行的社会状况。
诗的前两句写景。“幡幢高拂六桥烟”一句,写昭庆寺的旗幡高耸入云,与烟雾缭绕的桥梁相映成趣。“坐久无僧可问禅”一句,写诗人长时间坐在昭庆寺里,却无人来问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空虚无聊生活的感慨。
后两句写情。“一寺袈裟三百众”一句,写昭庆寺里有许多和尚穿着袈裟,数量之多令人惊叹。“寺门都趁卖经钱”一句,写这些和尚都在争着向信徒们收取布施,以换取金钱,反映出他们为了谋生而放弃了修行的目的。这两句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昭庆寺的繁荣景象及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整首诗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昭庆寺的繁华景象及其背后的社会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修行目的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