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倚孤篷月似霜,夜深风露满胡床。
应知此月重圆夜,君在他乡我故乡。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丹阳舟中与幼孺对月时余南还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丹阳(今属江苏省)的船中,和年幼的孩子一起欣赏月光的情景。“余”指的是诗人自己。“南还”表明诗人即将回到南方。
  2. 幼孺将客苕川 - “幼孺”指的是年轻的孩子,而“将客苕川”意味着这位年轻的孩子被带到苕川这个地方来。苕川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只是诗人用来指代一个特定的地点或情境。
  3. 共倚孤篷月似霜,夜深风露满胡床 - 这里描述的是诗人和幼孺在船上共同倚靠在简陋的帐篷里,月亮像霜一样明亮。夜晚很晚了,风很大,使得风中的露水都沾湿了他们的小床。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又有些凄凉的夜晚场景。
  4. 应知此月重圆夜,君在他乡我故乡 - 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一种思乡之情,诗人通过这句诗传达出他理解到月亮在今夜是圆的,暗示着团圆的时刻,而他的孩子却在他的家乡之外,远离家乡。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孩子的深切关怀以及自己在异乡的孤独感。

译文:

我在丹阳的船中和孩子一起看着明亮的月亮,准备回家。孩子被带到苕川这个地方来。我们靠着简陋的帐篷,在夜里风很大,露水沾湿地上的胡床。我们应当知道,今夜的月亮是圆满的,而你却在远方的家乡,而我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幼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交流。诗人通过描写月光、夜风和露水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氛围。同时,通过表达对明月团圆的象征意义以及对孩子不在身边的遗憾,诗人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对家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家庭亲情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