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蹉跎三十春,欲将云水了闲身。
清溪无数船来往,能去寻仙有几人。
徐熥的《游武夷发白龙江其一》是一首描写游历武夷山时所感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荷衣草屩竹筇轻,路入丹山谒上清:穿着荷叶做成的衣服,拿着草做的鞋子,手拿竹子制成的拐杖,轻装上阵,进入丹山去拜见上清。
- 荷衣与草屩:这里的“荷衣”可能指一种轻便的衣服,而“草屩”(草鞋)则显示出旅行者的简朴与自然亲近的愿望。
- 竹筇轻:手持的竹制拐杖,暗示着行走在山林间,需要依靠它来辅助行走。
- 路入丹山谒上清:表明了诗人已经深入到武夷山中,并怀着崇敬之情前往拜见传说中的仙境——上清宫。
- 不是离家无别恨,出门先断世间情:虽然离开了家乡,心中不免带着离愁别绪,但出门在外,首先要做的就是斩断这世间的纷扰感情。
- 离家无别恨:表达了对家乡的不舍与留恋,同时也透露出旅途的艰难和对家的思念。
- 出门先断世间情:强调了出门在外首先要做到的是摆脱世俗的纷扰,以保持一颗清净的心面对旅行中的所见所闻。
- 清溪无数船来往,能去寻仙有几人:武夷山中有无数的小溪流过,不时有船只往来穿梭;然而,真正有机会寻求仙道的人又有多少呢?。
- 清溪无数船来往:描绘了武夷山中清澈的小河和频繁的水路运输,为诗人提供了一种生动的自然背景。
- 能去寻仙有几人:反映了诗人对于修仙求道这一主题的深刻思考,指出在现实中寻找仙人的机会并不多。
徐熥的《游武夷发白龙江其二》不仅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景观,更是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感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人生、修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