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山下泛归舟,对景空怀昔日游。
聚散无期俱是梦,黄河依旧向东流。
【注释】
云龙山: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幼孺:陈幼孺,字子升,号幼孺,元末明初人。
【译文】
我在这舟中望那云龙山,怀念过去和陈幼孺一起游玩的情景。
聚散无期都是一场梦,黄河依然向东流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船中望云龙山时作的。“对景空怀昔日游”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两句写诗人看到眼前景色,不禁想起当年与友人同游云龙山的情景。“对景”,即面对眼前的景物;“空”,指没有实际的或具体的事物;“昔日游”即过去的游乐时光,这里特指云龙山的游历。从字面上来看,“对景空怀昔日游”似乎有些自相矛盾,因为既然已经身处船上,又怎能“望”到云龙山呢?其实不然,这里的“望”并不是真的去观看云龙山,而是通过“望”来回忆、思念那些曾经共同游历云龙山的人。因此,“对景空怀昔日游”并非无中生有,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
第二句“聚散无期俱是梦”则是对第一句的深化和补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感慨。“聚散无期”指的是朋友之间的离别总是那么难以预料,而“俱是梦”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离别的虚无缥缈,仿佛一切都是梦境一般。诗人用“梦”这个字眼来形容这种聚散无常的感觉,既形象又富有哲理,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深沉、内敛。
最后一句“黄河依旧向东流”则将视野拉回到现实之中。虽然诗人已经离开了云龙山,但黄河依旧滚滚东流,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黄河依旧向东流”这一典故,意在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长河。同时,这也与前两句中的“对景空怀”和“聚散无期”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对云龙山的描绘、对友情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也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