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当年巧样裁,宣和殿上几徘徊。
丹青绢素俱零落,独有蛾眉怨未灰。

【题解】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的七绝,作者在诗中对宋代名贵工艺品团扇寄托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注释】

团扇:团形的扇子。

宣和殿:北宋徽宗时(1068年—1125年)的宫殿名,在今北京市故宫博物院内。

几徘徊:几次徘徊、流连。

丹青绢素:指用丹红、青黑等颜料画成的图画和丝织品上绘绣的花纹。

蛾眉怨:指宫女们的怨恨。

【译文】

当年巧手制作的团扇,曾经在宣和殿上多次徘徊。

如今画上的丹青绢素都已零落,只有宫女们怨愤的心还未熄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宋人宫中生活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团扇当年巧样裁,宣和殿上几徘徊”,描写了宫廷中的女官们使用团扇的情景。她们在皇帝身边忙碌着,为皇上扇风、遮阳、消暑。而那些美丽的女子则用手中的团扇来掩饰自己的容颜,以掩人耳目。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女子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被赶出宫门,被迫去从事劳动,过着艰难的生活。因此,“团扇”一词在这里具有双重的含义:一方面是指那些被遗弃的女子;另一方面则是对她们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的回忆。

后两句:“丹青绢素俱零落,独有蛾眉怨未灰。”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对那些被遗弃女子的同情之情。这里所说的“丹青绢素”并非指真正的绘画和绣品,而是泛指那些曾经为人们所珍视的东西。诗人用“零落”来形容这些物品的衰落,同时也暗示了那些被遗弃的女子的命运也正走向衰败的边缘。然而,尽管她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她们内心的痛苦却依然如故。这种痛苦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失,反而更加浓烈了。因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她们深深的同情和关心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一种普遍看法——她们的命运始终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