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高峰列翠屏,寒云流白树流青。
恍疑九曲同游日,对坐溪边铁笛亭。
万仞高峰列翠屏,寒云流白树流青。
恍疑九曲同游日,对坐溪边铁笛亭。
注释:万仞高的山峰上排列着绿色的山壁,冷白色的云流动在青色的树木之间。仿佛是九曲溪流中与朋友一起游览的日子,我们坐在溪边的铁笛亭里相互交流。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高山、流水以及铁笛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在高山流水中的悠然自得,以及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万仞高峰列翠屏,寒云流白树流青。
恍疑九曲同游日,对坐溪边铁笛亭。
万仞高峰列翠屏,寒云流白树流青。
恍疑九曲同游日,对坐溪边铁笛亭。
注释:万仞高的山峰上排列着绿色的山壁,冷白色的云流动在青色的树木之间。仿佛是九曲溪流中与朋友一起游览的日子,我们坐在溪边的铁笛亭里相互交流。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高山、流水以及铁笛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在高山流水中的悠然自得,以及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乱后经电白县有怀故园 徐熥 一夜搀抢落,东南乍息兵。黄云依旧垒,白骨委孤城。八口蛮烟路,千家野哭声。故园残月影,偏向马头明。 赏析 《乱后经电白县有怀故园》,是明代诗人徐熥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通过描绘战后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第一句: 一夜搀抢落,东南乍息兵。 - 注释:一夜之间战争结束,东南地区的战火突然停止。 - 译文
胜地春光早,开尊卜夜欢。 更深银烛短,风细玉箫寒。 露气凝疏幌,花阴罩画栏。 六街冶游子,香雾扑雕鞍。 注释: 1. 胜地春光早:指的是这个地方的春天景色十分美丽。 2. 开尊卜夜欢:在酒杯中畅饮,享受夜晚的快乐时光。 3. 更深银烛短:深夜时分,蜡烛的光芒变得微弱。 4. 风细玉箫寒:微风拂过,使人感到一丝凉意,就像玉箫吹出的音符一样。 5. 露气凝疏幌:空气中的露水凝结在窗帘上。 6.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各句的逐词释义以及注释: 1. 重宿灵源洞怀珠上人 - 重宿:再次住宿。宿,住宿。 - 灵源洞: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的黄河边。珠上人:即珠禅师。 2. 吾师已度杯 - 度:通过、度过。杯:酒杯,这里借指佛教中的法器或修行的工具。 - 吾师:指作者自己,自称。 - 度:通过、度过。杯:酒杯,这里借指佛教中的法器或修行的工具。 3. 烟霞虚白社
【解析】 “邂逅白云边,停桡一问玄”,白云边是地名,位于今浙江桐乡西南。玄指邵广文梦弼。这首诗的首联点题,写诗人舟次此地与梦弼相遇。“邂逅”即偶然相遇,“白云边”是地点,也是时间,是诗人与梦弼相遇的时间和地点。“停桡”就是船靠岸。“一问玄”指诗人停下船桨向邵梦弼询问道。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在意外地与邵梦弼相遇,诗人便靠岸停下船桨向他询问。“去沽桑落酒,来醉广文毡”,诗人问及了饮酒之事
【注】《竹枝》,乐府曲名。 令节逢元夕,春光此地偏。 竹枝游女唱,桂酌主人传。 渐觉银河坠,还惊珠斗悬。 悠然归路晚,万井散灯烟。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长安作客之时,是一首描写长安夜景的诗。 前两句写节日气氛和元宵夜晚的景色。“令节逢元夕,春光此地偏。”令节,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夕,指元宵,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又称上元节、灯节。春光,指春天美好的风光。此处,“偏”字用得好
【注释】 空山:幽静的山。砧杵:指捣衣用的石制或陶制的棒槌。鸡豚:指家禽家畜。猿:一种灵长类动物,生活在树上。遥遥:远远。 【译文】 在空荡荡的山谷里收走了傍晚的余辉,秋色满川原。 是谁家的妇女在捣衣,又是何处村舍喂猪喂羊? 森林里传来各种鸟儿的喧闹声,高耸的悬崖上,悬挂着孤猿哀号。 白发苍苍的老人,独自倚门远望。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生活的写照。首联写夕阳西下时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意象、意境、情感等。“停舟当薄暮,古寺报昏钟”,停舟在傍晚的暮色中,古寺传来了报时的暮钟声。诗人停舟于暮色苍茫之中,耳边响起古寺报时的钟声,这情景使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茅店斜临水,柴门半倚松。”茅店傍水而建,半倚着松树。茅舍旁边有一条小河,小河旁是一棵大树
诗句解读与分析 第一句:“乡泪正纷纷,猿声到处闻。” - 注释:家乡的泪水在不停地流淌,四处都能听到猿猴的叫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思乡之情。猿猴的叫声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和思念,而眼泪则是悲伤和无奈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种自然现象,形象地传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孤峰遥耸翠,怪石自成文。” - 注释:远处的山峰高耸入云,山色如同绿色的翡翠一样美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富有诗意和画面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释义和赏析: - “剑津夜泛”:剑津,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个比喻,代表着一种精神或志向。夜泛,即夜行,表示诗人在夜晚进行的活动。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行走的情景,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感觉。 - “夕翠飞丹壑,葱茏色不分”:夕翠,即夕阳下的翠绿
诗句释义 - 塔岭道中:描述了一个在塔岭地区旅行的场景。 - 树老根盘郁:树木年岁已久,根部盘结在一起形成了浓密的森林。 - 峰奇势不齐:描述山峰的独特形状和参差不齐的特点。 - 单车穿宿莽:骑着单车穿越茂密的灌木丛。 - 双巘夹清溪:两座山峰夹着一条清澈的溪流。 - 古驿喧猿语:古老的驿站旁传来了猿猴的叫声。 - 荒郊印虎蹄:荒凉的郊外留下了老虎留下的足迹。 - 王孙归未得:形容诗人无法归来
【注释】 1. 题画翡翠:指代画上的一只翡翠鸟。 2. 长喙如朱翠羽齐:长长的嘴巴像朱砂一样鲜艳,翅膀上羽毛的颜色与翠玉一样。 3. 寒芦聊借一枝栖:在寒冷的芦苇中借用一叶作为栖息的地方。 4. 越裳久已无人贡:指越国(今浙江一带),很久以来就没有人向朝廷进献过礼物了。 5. 好向林中自在啼:喜欢在树林中自得其乐地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用“长喙如朱翠羽齐”形容翡翠鸟的外貌
【题解】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的七绝,作者在诗中对宋代名贵工艺品团扇寄托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注释】 团扇:团形的扇子。 宣和殿:北宋徽宗时(1068年—1125年)的宫殿名,在今北京市故宫博物院内。 几徘徊:几次徘徊、流连。 丹青绢素:指用丹红、青黑等颜料画成的图画和丝织品上绘绣的花纹。 蛾眉怨:指宫女们的怨恨。 【译文】 当年巧手制作的团扇,曾经在宣和殿上多次徘徊。 如今画上的丹青绢素都已零落
题宋画宫扇 銮舆东下指临安,北望中原路渺漫。 写得残山兼剩水,只留团扇与人看。 【注释】: 銮舆:皇帝所乘的车驾。 残山剩水:残破的山峦和剩余的水泽。 团扇:古代的一种圆形扇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题芭蕉》。下面是对每句的逐句释义: 1. 名冠青楼有几春: 这句话的意思是,薛姬(诗中的女主角)的名字在青楼之中(古代指妓院、歌妓等场所)闻名于世,但她的生命却短暂,只有几年的时间。"青楼"是指妓女居住的地方,而"名冠"则表示她的名字非常著名。这里的"几春"指的是几年,表达了她的短暂和不长久。 2. 琉璃砚匣自随身:
诗句原文: 庾岭曾看雪万枝,生绡今见墨淋漓。 江南多少思归客,莫向天涯笛里吹。 注释: 1. 庾岭:指的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境内,是徐熥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2. 雪万枝:形容雪花繁盛的景象,仿佛树枝上挂满了白雪。 3. 生绡:一种质地轻薄、光滑的丝织品,这里指代画卷。 4. 墨淋漓:意指墨汁涂抹在纸上或画布上,形成了淋漓的笔迹,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墨色的浓淡变化。 5. 江南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朱鸟窗前翠黛残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朱鸟(红色的鸟)窗前,窗外的景色已经变得暗淡。翠黛(青色)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窗外的青山,或者是其他颜色较深的山景。这里的“残”字,传达了一种美丽却稍纵即逝的感觉。 2. 闲将幽恨寄齐纨 - “闲”字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而“寄”则表示把心中的忧郁和思念寄托在某种东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