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本传西域,曾闻贡汉宫。
一枝非嶰谷,万里出蚕丛。
曳去穿云际,携来到水穷。
节应虚绿土,头可挂青铜。
庄叟逍遥外,卢敖汗漫中。
未尝临俗客,偶尔借邻翁。
采药兼瓢往,挑经与锡同。
静缘幽径曲,诗兴野桥东。
共步添良友,扶颠当小童。
长房吾自愧,君已似壶公。
赵仁甫先生以邛竹杖见惠赋此答谢
种自传西域,曾闻贡汉宫。
一枝非嶰谷,万里出蚕丛。
曳去穿云际,携来到水穷。
节应虚绿土,头可挂青铜。
庄叟逍遥外,卢敖汗漫中。
未尝临俗客,偶尔借邻翁。
采药兼瓢往,挑经与锡同。
静缘幽径曲,诗兴野桥东。
共步添良友,扶颠当小童。
长房吾自愧,君已似壶公。
译文:
邛竹杖是从西域传来的珍贵之物,我曾在汉宫中听说它的存在。
虽然我只是一根普通的竹子,但它却能从万里之遥的蚕丛山运来,这实在让人惊叹不已。
它轻盈地被拖拽着穿越云层,携带着它到达了水的尽头。
它的节部似乎能穿透那片绿油油的土地,头部则可以像青铜那样悬挂起来。
庄周和老子都是超脱世俗的存在,卢敖则是在茫茫天地之间遨游无疆。
我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些世俗的人,但偶尔也能借给邻居一些竹子。
我还会采些草药,提着葫芦前去采摘;还会挑些佛经和锡杖一同前往。
我总是喜欢沿着幽深的小径行走,寻找灵感,在田野的桥头吟咏诗歌。
我们一起漫步在这条道路上,增加了许多好朋友。
你如同壶公般自在飘逸,让我深感自愧不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赵仁甫先生赠送的邛竹杖的答谢之作。诗中通过对邛竹杖的赞美,表达了对赵仁甫先生的敬意和感谢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而生动,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