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郊散秋色,层台结夕阴。
孤磬出丛薄,倦鸟投故林。
残霞落酒杯,微月照衣襟。
良朋式至止,临风谐赏心。
既蜡阮生屐,复为梁父吟。
■然发长啸,天外有馀音。
诗句解读
1 四郊散秋色,层台结夕阴。 - 此句描绘了秋天景色的辽阔与凄凉。“四郊”指的是周围地区,而“散秋色”形容秋天的气息和景色遍布四周。“层台结夕阴”中的“层台”指高台上的楼阁,而“结夕阴”则意味着这些建筑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幽深。
孤磬出丛薄,倦鸟投故林。 -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孤独和疲惫之感。“孤磬”指的是单独的磬声,象征着寂静或孤单;而“出丛薄”可能意味着从密集的地方发出的声音。“倦鸟投故林”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疲惫地飞回自己的栖息地。
残霞落酒杯,微月照衣襟。 - “残霞”指的是晚霞,它通常在日落时分出现,颜色鲜艳但短暂。“落酒杯”可能意味着晚霞的美丽如同美酒一样令人陶醉。“微月照衣襟”中的“微月”指的是月亮,它的光芒虽然微弱但依然存在。
良朋式至止,临风谐赏心。 -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到来的喜悦和欣赏美景的心情。“良朋”指的是好的朋友,而“式至止”表示他们如约而至。“临风谐赏心”则描述了在微风中和朋友一同欣赏美景的情景,心情愉悦。
既蜡阮生屐,复为梁父吟。 - 这两句提到了两个不同的场景。“既蜡”可能指的是制作或使用鞋底有蜡的鞋子,这里用来形容行走的轻盈;而“阮生屐”则是借用了阮籍(字嗣宗)的故事,他常穿屐而行。“复为梁父吟”中的“梁父吟”是一种古代诗歌的形式,这里可能指的是模仿古人的作品进行创作。
■然发长啸,天外有馀音。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豪放。“■然”可能是指声音洪亮、激昂的样子;“长啸”则是一种长而有力的呼号声,常用来表达情感;“天外有馀音”形容这种呼喊声似乎传得很远,仿佛穿透了天际。
译文
秋意弥漫四边,高台上的夕阳被云层遮住。
孤零零的磬声从稀疏的树林里传出,疲惫的鸟儿归向它们的老巢。
夕阳下的余晖落在酒杯上,微弱的月光照亮我的衣襟。
朋友们如期而至,我们站在风中共同享受这份宁静。
既有模仿阮籍制鞋履的雅致,又仿效梁园吟诗的情趣。
豪情万丈地放声长啸,余音袅袅地飘荡在空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以四郊的秋色开篇,营造出一种广阔的视野和深沉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夜晚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对秋天氛围的感受。最后一句则通过描写与友人相聚的场景,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