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阁枕溪滨,年代已湮没。
山势何嶙峋,溪声无停歇。
老树倚云根,寒泉溜山骨。
我来陟孤岑,石径苍苔滑。
朝餐岭上霞,夜漱波心月。
处处烟景移,步步清兴发。
临风开素襟,空山坐超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首先理解全诗的意思,然后抓住关键字词分析,最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进行分析。
“游圆峰阁”是题目,表明这是一首游圆峰阁的诗作。“古阁枕溪滨”,点明位置,“年代已湮没”,说明时间久远,已经无人打理,但依然存在。“山势何嶙峋,溪声无停歇”,描绘了山势险峻,溪水潺潺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老树倚云根,寒泉溜山骨”,描绘了苍老树木依傍着云根,寒泉流过山石的景象,进一步描绘了山的形态。“我来陟孤岑,石径苍苔滑”,描绘了我来到这孤独的小山,石路上满是青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亲近之情。“朝餐岭上霞,夜漱波心月”,描绘了早晨在山上看日出,夜晚在湖边看明月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处处烟景移,步步清兴发”,描绘了自己行走在烟雾弥漫之中,心情愉悦的景象。“临风开素襟,空山坐超忽”。描绘了面对山水,我敞开心胸,悠然自得的情景。
所以答案是:
游圆峰阁
古阁枕溪滨,年代已湮没。
山势何嶙峋,溪声无停歇。
老树倚云根,寒泉溜山骨。
我来陟孤岑,石径苍苔滑。
朝餐岭上霞,夜漱波心月。
处处烟景移,步步清兴发。
临风开素襟,空山坐超忽。
赏析:
此诗为游圆峰阁而作,首联交代了地点与时代背景,颔联描写了山势与溪声,颈联则通过具体事物来表现山之形态,尾联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