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夫貌不扬,意气何卓荦。
耻抱齐门竽,甘作荆山璞。
诗解匡生颐,谈折充宗角。
一饮动百巡,贤圣分清浊。
古道信寡谐,正音久辽邈。
努力崇令名,典籍有先觉。
五君咏陈汝大
平夫貌不扬,意气何卓荦。
耻抱齐门竽,甘作荆山璞。
诗解匡生颐,谈折充宗角。
一饮动百巡,贤圣分清浊。
古道信寡谐,正音久辽邈。
努力崇令名,典籍有先觉。
1. 诗句解读
平夫貌不扬:
- “平夫”指的是普通的男子。
- “貌不扬”意味着外貌平凡,没有什么特色。
- 整句表达了对普通人外貌的客观描述,强调外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
意气何卓荦:
- “意气”通常指人的精神状态和气质。
- “卓荦”意为卓越,出众。
- 这里用来形容陈汝大的志向远大,不同于常人的精神面貌。
耻抱齐门竽:
- “齐门”可能指的是古代齐国,齐门即齐国的大门。
- “竽”是一种古代乐器,也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 这句话表明陈汝大不屑于那些只有外表而没有真本事的人,不愿意与他们为伍。
甘作荆山璞:
- “荆山”指的是楚国的荆山,是一块著名的玉石产地。
- “璞”指的是未加工的玉,常用来比喻未经雕琢的人才或美德。
- 这里表示陈汝大愿意成为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等待被发掘。
诗解匡生颐:
- “匡”可能指的是孔子,因为“孔”姓在古代常与儒家思想联系在一起。
- “生颐”是指口含食物,形象地描绘了孔子教学时的情景。
- 这句可能是对孔子教诲的赞美,表示陈汝大能够理解并接受孔圣人的教导。
谈折充宗角:
- “充宗”可能指的是董仲舒,因为他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师。
- “角”在这里可能是指争辩、辩论。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陈汝大能够通过辩论展示自己的才华,驳斥他人的谬论。
贤圣分清浊:
- “贤圣”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
- “清浊”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人品的高下,清指的是清白无暇,浊指的是浑浊不清。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陈汝大能够辨别是非,不会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
古道信寡谐:
- “古道”指的是古代的道德准则。
- “谐”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和谐,但也可能有玩笑的成分。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陈汝大坚守着传统的道德规范,不追求表面的和谐。
正音久辽邈:
- “正音”指的是正确的音调或标准。
- “辽邈”在这里可能是指遥远。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标准的音调或标准的知识已经变得遥远和难以接近了。
努力崇令名:
- “崇”在这里是尊崇的意思。
- “令名”指的是美名、好名声。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陈汝大努力追求美好的名声,希望能够得到人们的尊敬。
典籍有先觉:
- “典籍”指的是古代的书籍和文献。
- “先觉”指的是先知先觉的人。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陈汝大有着丰富的知识和见识,能够在古籍中找到智慧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