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败屋西邻锁,残柳萧萧燃鬼火。
昔日繁华今日衰,空堂白昼居狐狸。
子孙流落不知处,岁久荒凉谁敢住。
井涸池枯灶绝烟,寒螀四壁啼秋雨。
当时宅中歌舞人,于今已化北邙尘。
废居歌
东邻败屋西邻锁,残柳萧萧燃鬼火。
昔日繁华今日衰,空堂白昼居狐狸。
子孙流落不知处,岁久荒凉谁敢住。
井涸池枯灶绝烟,寒螀四壁啼秋雨。
当时宅中歌舞人,于今已化北邙尘。
注释:
- 东邻败屋西邻锁:描述东边的邻居家房子倒塌了,西边的邻居家被锁住了。
- 残柳萧萧燃鬼火:描写柳树凋零,只有鬼火在燃烧。
- 昔日繁华今日衰:形容过去繁荣昌盛,现在却衰败了。
- 空堂白昼居狐狸:白天,空荡荡的厅堂里居住着狐狸。
- 子孙流落不知处:子孙们四处流浪,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 岁久荒凉谁敢住:年岁久远,荒废的地方没有人敢住。
- 井涸池枯灶绝烟:井水干了,池塘干枯了,炉灶没有烟气了。
- 寒螀四壁啼秋雨:寒蝉在墙壁上鸣叫,伴随着秋天的细雨。
- 当时宅中歌舞人:曾经在这里唱歌跳舞的人。
- 于今已化北邙尘:如今已经化成了北邙山上的尘土。北邙山是古代埋葬死者的地方之一,这里指代坟墓。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破败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对东邻败屋、西邻锁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荒凉萧条的氛围。接着,诗人用“残柳萧萧燃鬼火”形象地描绘出季节变迁带来的凄凉景象。这种对比强烈的手法,使得原本可能只是一些琐碎细节的场景,变得充满深意和情感色彩。
诗中的“空堂白昼居狐狸”和“岁久荒凉谁敢住”,反映了作者对于家园被废弃、人们流离失所的哀叹。而“井涸池枯灶绝烟”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化和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
“寒螀四壁啼秋雨”和“当时宅中歌舞人,于今已化北邙尘”两句,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不仅是对于过去的追忆,更是对于现实无奈的感叹。通过这样的对比和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