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游武夷,往往思卜宅。一出清溪谢白云,山灵无计留双屐。
始信人间事可哀,幔亭佳宴不重开。浮生只爱红尘老,人世难逃白发催。
怜君弃家经几载,服食还丹颜未改。已识仙都注有名,尚疑遗蜕函犹在。
自入闽天誓不还,因缘合在武夷山。独携一杖千峰里,闲放孤舟九曲间。
此山元是神仙窟,接笋天游双崒嵂。玉女妆残峰顶霞,金鸡叫落滩头月。
君今筑室此中居,永绝尘缘与世疏。回视形骸同粪土,能将神气返空虚。
我也行年三十几,半生踪迹多城市。入药空烧九转红,著书枉识关门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身期伴赤松游。何时重预曾孙宴,同醉仙人十二楼。
注释:
- 世人游武夷,往往思卜宅。一出清溪谢白云,山灵无计留双屐。
- 始信人间事可哀,幔亭佳宴不重开。浮生只爱红尘老,人世难逃白发催。
- 怜君弃家经几载,服食还丹颜未改。已识仙都注有名,尚疑遗蜕函犹在。
- 自入闽天誓不还,因缘合在武夷山。独携一杖千峰里,闲放孤舟九曲间。
- 此山元是神仙窟,接笋天游双崒嵂。玉女妆残峰顶霞,金鸡叫落滩头月。
- 君今筑室此中居,永绝尘缘与世疏。回视形骸同粪土,能将神气返空虚。
- 我也行年三十几,半生踪迹多城市。入药空烧九转红,著书枉识关门紫。
-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身期伴赤松游。何时重预曾孙宴,同醉仙人十二楼。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对友人闵寿卿隐居武夷山的赞美诗。全诗共七章,每章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色彩。
首章“世人游武夷,往往思卜宅。”表达了人们对武夷山的喜爱和向往。他们希望在这里找到一处安静、舒适的居所,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
第二、三、四章描绘了武夷山的美景和神奇之处。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武夷山的独特风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同时,这三章也传达出了诗人对人间事物的无奈和悲哀。他感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无法抗拒时间的流逝和衰老的进程。
第五章“怜君弃家经几载,服食还丹颜未改。”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闵寿卿的深深敬佩之情。尽管他已经远离家乡多年,但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容颜,这让他更加令人钦佩。
第六章“已识仙都注有名,尚疑遗蜕函犹在。”进一步强调了武夷山的神秘和神奇。它被誉为仙境一般的地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然而,诗人却怀疑那些被遗忘的遗迹是否真的存在过。这可能是因为他对于世间的事物过于执着和怀疑,总是难以相信眼前的一切。
第七章“自入闽天誓不还,因缘合在武夷山。独携一杖千峰里,闲放孤舟九曲间。”表达了诗人对于武夷山的深厚感情和依恋之情。他发誓不再回到世俗的世界,而是选择在武夷山度过余生。他独自行走在千峰之间,欣赏着九曲江的美丽风光。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诗人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世俗世界的不满和失望。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精神追求,而不是被物质欲望所束缚。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参与曾孙宴,与仙人一起畅饮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