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亭馆临溪渚,四面苍崖夹平楚。
树色溪声白昼寒,行天赤日无炎暑。
宾主相看礼数忘,笔床茗碗对垆香。
图中清福难消受,愿借虚亭半日凉。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亭馆纳凉景色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谁家亭馆临溪渚,四面苍崖夹平楚。

  • 谁家亭馆:指的是谁家的亭子或馆阁。
  • 临溪渚:靠近河流的洲渚。
  • 四面苍崖夹平楚:形容周围环绕着苍翠的山崖,形成了一个平坦的景象。

树色溪声白昼寒,行天赤日无炎暑。

  • 树色溪声:指树木的颜色和流水的声音。
  • 白昼寒:白昼也能感受到寒冷。这里可能是指天气虽然炎热但因四周环境而感觉凉爽。
  • 行天赤日无炎暑:形容太阳在天空中炽烈地照耀,但在四周的环境中却感到不到那种酷热。

宾主相看礼数忘,笔床茗碗对垆香。

  • 宾主:客人和主人。
  • 相看礼数忘:形容主人与客人之间因为彼此的亲密关系而忘记了礼仪上的礼节。
  • 笔床茗碗:茶具和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笔”,即笔床,以及用来泡茶的碗,即茗碗(或称茶碗)。
  • 对垆香:在酒垆旁边摆放物品时所散发的香气。

图中清福难消受,愿借虚亭半日凉。

  • 图中清福:指画中展示出来的美好景色和生活情趣。
  • 清福难消受:表示这样的美景让人难以抵挡,不想错过任何一刻。
  • 虚亭:空荡荡的亭台楼阁,没有实际的遮蔽物,因此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凉爽。
  • 愿借虚亭半日凉:表达希望暂时借用这个空亭来享受片刻的凉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纳凉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自然景观的美,通过对比“行天赤日无炎暑”与周围的“树色溪声白昼寒”,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心灵得以净化的境界。同时,诗中还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宾主双方忘却了世俗的礼数,只有自在的闲适与交流;空亭成为了避暑的好去处,象征着心灵的归宿。整首诗洋溢着一股超然世外的气息,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情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