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家在苕溪曲,不种奇花种修竹。
客来看竹问何名,主人竹下吞声哭。
自言此竹生质奇,不产终南非嶰谷。
物性能同慈母心,龙孙爱护知寒燠。
谁移此竹种庭阶,老母当年手自栽。
已看翠色凌萱草,自有清阴覆绿苔。
老母辞堂今几载,此竹青青犹未改。
黄土年来上板舆,红尘久已生莱彩。
可怜母逝竹空存,见竹还思慈母恩。
主人一语一呜咽,座客闻之皆断魂。
从今品竹修新谱,不独湘江有泪痕。

诗句原文:

主人家在苕溪曲,不种奇花种脩竹。
客来看竹问何名,主人竹下吞声哭。
自言此竹生质奇,不产终南非嶰谷。
物性能同慈母心,龙孙爱护知寒燠。
谁移此竹种庭阶,老母当年手自栽。

译文:

主人家位于苕溪的弯曲处,他选择种植修长的竹子而不是奇特的花。一位访客来观看并询问这株竹子的名称,但当被告知这是一株非常特殊的竹子时,他不禁悲伤地哭泣起来。他解释说,这种竹子生长的特性非常独特,它并不来自南方的嶰谷。这种竹子的材质和母亲的爱心一样,能够感受到寒冷和炎热。是谁将这种竹子移到了庭院的阶梯上?是他的母亲,她当年亲手栽种的。

注释:

  1. 苕溪: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著名湖泊,以其清澈的水质和秀丽的景色闻名。
  2. 脩竹:指的是修长而挺拔的竹子,常用来形容人的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3. 嶰谷:古代传说中的地名,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地方,或者是对某个地区的一种比喻。
  4. 龙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着尊贵、强大和智慧。在这里,它可能用来比喻这种竹子的特质。
  5. 清阴:指阴凉,这里形容竹子为环境提供的舒适和宁静。
  6. 黄土:黄色的土壤,象征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变迁。
  7. 红尘:世俗的繁华世界,这里暗示着人世间的纷扰和浮躁。
  8. 湘江:中国的一条著名河流,这里可能是诗人以之代指自己的家乡或者某种特定的情感寄托。
  9. 泪痕:指泪水的痕迹,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徐熥为张稚通所作的一篇《孝友堂慈竹歌》,旨在通过描述一棵特殊竹子的生长历程与特性,抒发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对亲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通过对竹子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和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