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日落悲风起,百尺高台留故址。
满地狐踪丘陇间,千金马骨荆榛里。
至今行客说燕昭,爱士高风久寂寥。
侵阶碧草空留色,翳土黄金已尽销。
我家定鼎都燕蓟,正是黄金台上地。
万里星槎上汉来,诸侯露冕朝天至。
台前贤士集如云,拄笏弹冠谒圣君。
阳气自生吹黍谷,英雄岂说乐将军。
屠君拥传辞闽海,自有高才轻郭隗。
休叹盐车上太行,何须吊古登寒垒。
至尊侧席正求才,太室明堂日日开。
白璧虞卿先拜赐,黄金宁用筑空台。
【注释】
燕山:今河北北部一带。屠田叔,名不详,曾任转运使。黄金台:相传春秋时,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士,在易水东南修筑高台,台上建庙,庙中设金帛、歌舞之具,号称“黄金台”。
百尺高台:指黄金台。故址:指黄金台遗址。
狐踪:狐狸足迹。丘陇间:坟墓之间。
千金马骨:语出《左传·僖公四年》,说秦穆公将死,对群臣说:“我死后,你们要寻找我的马骨,用它来殉葬。”
行客:过路行人。燕昭王:战国时期燕国国君,他重用人才,招贤纳士,使燕国强盛一时。
爱士:敬重人才。高风:高尚的品德。已寂寥:已经很久远了。
侵阶碧草:长满了青苔的台阶。空留色:只留下颜色而已。
翳土:埋没土地。
我家定鼎都燕蓟:我家(指作者)建立王朝定都于燕京蓟州(今北京一带),黄金台就在这个地区。正是黄金台上地:黄金台正好位于这里。
万里星槎:形容遥远。汉:指汉朝。星槎即星船,泛指航程遥远的船只。上汉:去汉朝。
诸侯:各诸侯国。露冕:戴官帽。朝天:到朝廷。
台前:黄金台上。贤士集如云:贤士像云集一样聚在这里。拄笏弹冠谒圣君:拄着手杖,弹着帽子,向圣明君主参拜。
阳气自生吹黍谷:阳气自然生长,可以吹动谷子和黍子。黍谷,谷子。英雄岂说乐将军:英雄哪里会谈论乐毅(一称乐羊)那样的将军呢?
屠君:屠田叔的尊称。拥传辞闽海:把书稿带到福建沿海地区。自有高才轻郭隗:自己有才能,却轻视郭隗。郭隗是战国时期燕昭王的谋士,曾游说他的门人邹衍、剧辛等人归顺燕国。
休叹盐车上太行:不要叹息食盐车翻越太行山而没有到达目的地。何须吊古登寒垒:不必去凭吊古人登临险峻的山垒或城墙。
至尊侧席:君主坐在床边等候贤才。正求才:正在寻求人才。
太室:太室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日日开:天天开放。
白璧虞卿先拜赐,黄金宁用筑空台:白璧(玉器)献给虞卿,难道要用黄金来建筑一座无人居住的台吗?
【赏析】
这首送别诗,以黄金台为题,借送别之意,抒发了对人才的渴求之情,表达了作者希望国家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首联写燕山落日悲风起,高台遗址,狐踪丘陇,马骨荆榛,满目凄惨,形象鲜明地描绘了黄金台荒凉冷落的情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
二联写诗人对黄金台的怀念,感叹黄金台虽然曾经辉煌过,但现在已经荒废,不能吸引贤才前来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燕昭王的敬仰之情。
三联写诗人对人才的重视和期待,认为只要有贤才出现,就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使国家繁荣昌盛。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才的重视和追求。
四联写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希望贤才能够像郭隗那样,为国家效力,为人民造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贤才的尊重和信任。
五联写诗人对贤才的期望,希望贤才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使国家更加强大。这种期望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期盼之情。
六联写诗人对于贤才的祝愿,希望贤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这种祝愿寄托了诗人对于贤才的美好祝愿和期望。
全诗通过对黄金台的回忆与感慨,抒发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与重视,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