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攘烽烟何太急,四海纷纷飞羽檄。但见纵横戎马多,何处哀鸣鸿雁集。
书生徒抱杞人忧,中宵起舞空悲泣。呜呼七歌兮歌已终,黄昏旷野凄寒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赏析作品的内涵,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意,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

题干要求对“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逐句进行解释,这是一道综合考查的题目,考生不仅要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更要理解其深层含义。

首先翻译诗句:

扰攘烽烟太急切了,天下纷纷扬扬飞来了文书。

只见到处是纵横交错的战马,哪里还能听见哀鸣的大雁群集?

书生徒然地担忧杞人忧天的忧虑,半夜里起来跳舞却徒然悲泣。

呜呼!《七歌》已终了,黄昏时分旷野上寒风吹过。

注释:

扰攘:扰乱纷乱;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时在边境或敌台周围放起的烟火;

羽檄:用鸟羽写的公文;

纵横:指战马奔跑的样子;

鸿雁:比喻书信。这里用来比喻征夫和亲人的通信。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无谓的忧虑。

中宵:半夜时分。

七歌:即《诗经·国风·卫风·硕鼠》。

【答案】

译文:

混乱的战争烽火何等急迫呀,四海之内都飘荡着征人征妇的文书。但见战旗招展,战马奔腾,到处都有战争的征发。然而,哪里还能看见有家信的鸿雁往来呢!

诗人只是徒劳无益地担心自己像杞人那样多此一举地忧虑罢了,半夜三更醒来还独自舞弄空自悲哀哭泣。

唉!《七歌》已经完了,黄昏的时候旷野上凛冽的寒风在呼啸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开头两句描写战火纷飞、军情紧急的情景:“扰攘烽烟太急切了,四海纷纷飞羽檄。”写边关战事吃紧,烽火连天,文书飞报。诗人抓住一个“急”字,把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气氛渲染出来。接着写军中生活情景:“但见纵横戎马多,何处哀鸣鸿雁集。”写战士们驰骋沙场,纵横驰骋的战马多得不可胜数;而征人家属的书信则难得一见。诗人以鸿雁传书来比征人的音讯,既形象生动又含蓄蕴藉。末二句写将士们的苦闷心情与无聊之举:“书生徒抱杞人忧,中宵起舞空悲泣。”写书生空自担忧,白白悲伤,只能借酒浇愁;半夜饮酒作乐,悲从中来,徒然地悲泣不已。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最后两句写将士们无可奈何的心情:“呜呼七歌兮歌已终,黄昏旷野凄寒风。”说《七歌》结束,黄昏时空旷的原野上寒风阵阵。这里既是实景描写,又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