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同息树边身,总是桃源洞里人。
月照疏林天渐晚,曾无一语到红尘。
这首诗的原文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相逢同息树边身:在树旁相遇,彼此相识(息树边身)。
总是桃源洞里人:总是生活在桃花源(洞里)的人(桃源指理想化的理想世界)。
月照疏林天渐晚:月光映照在稀疏树林中,天渐渐暗了下来(疏林指稀疏的树林)。
曾无一语到红尘:从未有人(到红尘)说过这样的话/来过这里(红尘指人世间的繁华喧嚣)。
以下是这首诗的译文:
在树荫下不期而遇的朋友,我们都是那桃源洞里的居民。月光照射在稀疏的树林中,天空逐渐变暗,我们未曾有一言一句谈及尘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通过对比“同息树边身”与“桃花源洞里人”,表达了作者对于远离尘世喧嚣、寻求理想生活的向往。”月照疏林天渐晚” 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晚,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曾无一语到红尘” 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展现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于红尘的淡泊。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