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峰朝日鹊声稀,内使传宣下紫微。
予告不须留秘阁,许归仍及赐春衣。
恩浓玉检天书湿,人去金茎瑞气稀。
况是阳和二三月,都门柳色正依依。

【解析】

此诗题下注“饯宋承旨潜溪先生致仕归金华七首”,可见此诗是作者为送宋承旨归金华而写的,宋承旨就是宋濂。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著名散文家,人称“太史公”。他一生著述甚丰,有《宋学士文集》、《使琉球录》等,其中《使琉球录》是其代表作。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宋濂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其功成名遂、平安归家的殷切期望。

诗的前两句写景。“鳌峰朝日鹊声稀”,鳌峰,指福建福州的五凤山。传说晋代道士董双成曾在此炼丹,后升仙而去,据说他的仙骨变成了一座山峰,人们便把这座山叫作“五凤山”。这里以“朝”字点明了时间是在早上,突出了送别的时间。“内使传宣下紫微”,紫微,即紫禁城。紫微殿,皇帝居处。内使,皇帝的近侍官。这里用紫微殿来比喻皇帝的住所。

诗的中间四句写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予告不须留秘阁,许归仍及赐春衣”,这里说,你被朝廷授予官职,不必留在秘阁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被朝廷授予官职,不必留在秘阁中,我送你回去还赏赐给你春衣呢!“恩浓玉检天书湿”,“玉检”是古代书写用的玉制文具,这里指书信或诏令;“天书”,即诏书。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的恩泽深厚如玉,诏书湿润得像水一样。

诗的结尾二句写送别的场面。“人去金茎瑞气稀”,“人去”是指友人离去;“金茎”是皇宫中的柱子上的宝珠,这里借指皇帝。“瑞气”原指祥瑞之气,这里指皇帝的威严之气,也暗指皇帝的恩泽之气。“人去”“金茎”与“瑞气”连在一起,意思是说,皇上的恩泽之气已经消散了。“况是阳和二三月,都门柳色正依依”,阳和,春天温暖和煦的意思;都门,京城的城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何况这时正是春天温暖和煦的时候,京城的城门上柳树的颜色正婀娜多姿地摇曳着。这里的杨柳象征着离别之情。

【答案】

鳌峰朝日鹊声稀,内使传宣下紫微。
予告不须留秘阁,许归仍及赐春衣。
恩浓玉检天书湿,人去金茎瑞气稀。
况是阳和二三月,都门柳色正依依。
译文:

早晨的鳌峰上,鸟儿稀少,内使传来皇帝下韶书。
我不需要留在宫中的秘书省里做官,你可以回来并且还能得到朝廷的赏赐。

恩泽深厚如玉,诏书湿润得像水一样;当皇帝离开之后,皇上的神威之气已消散。
何况此时正当春天暖和的时候,京城的城门上柳树的颜色正婀娜多姿地摇曳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人以送别为题,但所写之辞却不是一般的临行赠言。全词以情贯串始终,从惜别写到希望友人早日归来,再写送别的场景,层层递进,感情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