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炎氛障海东,柏台明月晃丹衷。
群黎顿使无夷习,远俗能令有古风。
当道豺狼宁踯躅,啼饥儿女得从容。
殊方深仰纲维肃,何日归游化育中。

【注释】

一扫炎氛障海东:扫除南方的瘴疫。炎氛,指南方瘴疫之气。障海东,指南方瘴疫之地。柏台,古代官署。这里借指朝廷。明月晃丹衷,比喻朝廷清明,政治清明,自己对朝廷也忠诚不二。群黎顿使无夷习:使百姓不再有蛮夷之习。远俗能令有古风:使百姓风俗变得像古人一样淳朴。当道豺狼宁踯躅:当权者(豺狼)不敢胡作非为(踯躅,徘徊不定)。啼饥儿女得从容:使饥饿的孩子和父母能够安闲地生活。殊方,远方,这里指广东。深仰,深深地敬仰。纲维,治理,整顿。化育中,教化育化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送别朋友到广东后,希望他在那儿好好干,不要辜负了大家对他的期望。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首联写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情景。“一扫炎氛障海东”,是说诗人要扫除南方的瘴气,到达广东去。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也是起兴之语。炎氛,指南方的瘴疠之风,即瘴疫之气。障海东,是说要把南方瘴疠之风扫荡干净,使之不能侵害广东。这句诗是说,我来到广东去,就是要扫除南方的瘴气,使它不再蔓延。这里的“障”字,既是扫除的意思,也是扫除的对象;既点出了南方瘴气的危害,又暗含着诗人对广东人民的期望与祝福。“柏台明月晃丹衷”,是说柏台(指皇帝所在之处)上的月光皎洁明亮,照亮了我忠贞的心意。“丹衷”,赤诚之心。这句诗是说,在柏台上,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我忠贞不渝的心意。“群黎顿使无夷习”,是说百姓顿时变得没有蛮夷的习俗了。“群黎”,指百姓。这一句是说,百姓一下子摆脱了蛮夷的习俗。“当道豺狼宁踯躅”,是说做坏事的人(豺狼)也不敢胡作非为了。“当道”指在位当权者。“踯躅”意为徘徊、犹豫。“宁”,副词,哪里,怎么。这一句是说,做坏事的人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啼饥儿”指贫苦人家的小孩,“得从容”,指他们能够安心地生活了。“殊方”,指广东。这一句是说,在广东的老百姓们,可以安心地生活了。“深仰”,深深敬仰,尊敬。这一句是说,我深深地敬仰你!“何日归游化育中”,“化育中”,指教育培养人才的地方,这里是用典,指朝廷或朝廷所设立的学校。这一句是说,什么时候你再来回到朝廷来啊!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送别朋友郑宪到广东后所写的一首赠别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