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眉老僧无住着,不问山林与城郭。
谈禅到处即跏趺,白昼天花如雨落。
心知一境万缘空,静与晴霄海月同。
锡振春山常伏虎,钵含秋水自藏龙。
问师今年僧腊几,手种苍松旧松子。
松身已作蛟龙鳞,定中一念犹未起。
白石垂萝净窈冥,炉香一炷两函经。
涧猿时擎野果供,山鬼或倚寒岩听。
荷为袈裟荔为带,世人见者皆再拜。
师言是悉有漏因,我今已入无色界。
十年奔走乱如丝,对榻空论不遂期。
每叹道缘于世浅,惟师与我最相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表达了对禅理和自然之美的感悟。下面是这首诗的翻译:

寄诃林长老明静照
庞眉老僧无住着,不问山林与城郭。
谈禅到处即跏趺,白昼天花如雨落。
心知一境万缘空,静与晴霄海月同。
锡振春山常伏虎,钵含秋水自藏龙。
问师今年僧腊几,手种苍松旧松子。
松身已作蛟龙鳞,定中一念犹未起。
白石垂萝净窈冥,炉香一炷两函经。
涧猿时擎野果供,山鬼或倚寒岩听。
荷为袈裟荔为带,世人见者皆再拜。
师言是悉有漏因,我今已入无色界。
十年奔走乱如丝,对榻空论不遂期。
每叹道缘于世浅,惟师与我最相知。

注释:

  • 庞眉:形容年老而面容苍老。
  • 无住着:意为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 谈禅:谈论禅宗。
  • 跏趺:盘腿坐着的姿势,佛教修行的一种姿势。
  • 白昼天花如雨落:形容禅宗的教诲如同天上的花朵纷纷落下,比喻禅宗的智慧无边无际。
  • 心知一境万缘空:意味着只有领悟禅宗的核心,才能明白一切现象都是空的。
  • 静与晴霄海月同:形容心境宁静,如同天空中的明月一样明亮清澈。
  • 锡振春山常伏虎:形容僧人在春天里修行时,常常能感应到虎的威猛。
  • 钵含秋水自藏龙:形容僧人手中的钵盂如同蕴藏着龙的力量一般深不可测。
  • 问师今年僧腊几,手种苍松旧松子:询问长老今年的年纪,同时也提到了他种植的松树。
  • 松身已作蛟龙鳞,定中一念犹未起:比喻僧人的身体已经像蛟龙一样,但心中仍然保持着一种纯真的状态。
  • 白石垂萝净窈冥:形容白色的石头上垂挂着绿色的藤萝,给人一种清净、幽深的感觉。
  • 炉香一炷两函经:指僧人烧香祈福,同时诵读两部经典。
  • 涧猿时擎野果供,山鬼或倚寒岩听:形容山中猿猴时常采摘野果供奉,而一些山中的鬼神也喜欢依偎在冰凉的岩壁上聆听。
  • 荷为袈裟荔为带:用荷叶制成袈裟,用荔枝制作腰带。
  • 悉有漏因:意为所有的烦恼都是由于自身的业力所致。
  • 我今已入无色界:表示僧人已经达到了涅槃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痛苦和烦恼。
  • 十年奔走乱如丝:形容僧人在过去十年里四处奔走,如同乱麻一样纠缠不清。
  • 对榻空论不遂期:指两人曾经共坐讨论佛法,但现在却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 道缘于世浅,惟师与我最相知:意思是世间的缘分浅薄,只有师傅和我能够相互理解彼此的心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师的日常生活和修行状态,展现了他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领悟。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如“白日天花如雨落”、“磬振春山常伏虎”、“钵含秋水自藏龙”、“问师今年僧腊几”等,这些词语富有画面感,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同时,诗中的许多句子都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如“心知一境万缘空”等,让人深思禅宗的智慧和人生的道理。此外,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于修行者的敬重之情,通过对禅师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修行者无私奉献和默默坚守的精神的赞美。总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