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家住馀杭曲,年少狂游事追逐。
苏公堤上夜浮舟,越王祠前朝击鞠。
馀杭山水绿葱茏,一片西湖照晚空。
桂棹影摇桃叶浪,菱歌声彻竹枝风。
高阳酒侣动盈席,使君丰仪偏白皙。
湖光山色静娟娟,秋月冰壶影相射。
折节年来学读书,褒衣章甫逐群儒。
已超艺苑时流上,复耻陈编章句拘。
年纪今年三十七,风流众中称第一。
有才作县宁久劳,铜章绿绶须暂屈。
石头艇子泛清秋,晓发金陵信下流。
已逐行云经北固,还随轻浪到瓜洲。
生来我亦悠悠客,邂逅论文心莫逆。
家住江南五千里,送君又过江之北。
秋风淅淅江水波,君行我留可奈何。
长亭日夕一壶酒,从此关山魂梦多。
我们将这首诗逐句拆解,然后给出对应的译文。
送都大尹:这是诗的标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使君家住馀杭曲(苏公堤上夜浮舟):使君指的是大尹的家,位于馀杭,即现在的杭州市。苏公堤和越王祠是杭州的著名景点,这里描写了大尹在苏公堤上夜游的情景。
馀杭山水绿葱茏(桂棹影摇桃叶浪):余杭山水优美,树木葱郁,水波荡漾,如同波浪一般。这里的“桂棹”是指船,而“桃叶浪”则描绘了船只摇曳的景象。
菱歌声彻竹枝风(高阳酒侣动盈席):菱歌是指菱角的声音,而竹枝风则是指风吹过竹林时发出的声音。这里描绘了宴会上欢快的气氛,以及宾客们在宴会上唱歌跳舞的场景。
高阳酒侣动盈席(已超艺苑时流上),折节年来学读书(褒衣章甫逐群儒):高阳酒徒是指在宴会上畅饮的宾客,而折节来表示改变以往的行为,学习知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和对知识的渴望。
已超艺苑时流上(岁数今年三十七),风流众中称第一: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文人雅士,成为众人中的佼佼者。这里赞美了诗人的才华和魅力。
有才作县宁久劳(铜章绿绶须暂屈):拥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可能会感到辛苦。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石头艇子泛清秋(长亭日夕一壶酒):在大尹离开前,两人一起泛舟于石头城,欣赏着秋天的美景。这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美好回忆。
生来我亦悠悠客(家住江南五千里):作为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诗人感叹自己也是过着流浪生活的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已逐行云经北固(还随轻浪到瓜洲):已经随着行云飘荡经过北固山,又随着轻浪漂流到瓜洲。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
生来我亦悠悠客(邂逅论文心莫逆):我是天生的游历者,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愿意与他深入交谈。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志同道合者的赞赏。
家住江南五千里(秋风淅淅江水波):诗人居住在江南地区,距离家乡有五千里的距离。这里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远方的思念。
已逐行云经北固(还随轻浪到瓜洲):已经随着行云飘荡经过北固山,又随着轻浪漂流到瓜洲。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
生来我亦悠悠客(邂逅论文心莫逆):我是天生的游历者,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愿意与他深入交谈。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志同道合者的赞赏。
住家在江南五千里(长亭日夕一壶酒):家住在江南地区,距离家乡有五千里的距离。这里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远方的思念。
秋风淅淅江水波(君行我留可奈何):秋风萧瑟,江水波涛汹涌,诗人无法挽留即将离去的大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对于朋友的不舍。
长亭日夕一壶酒(从此关山魂梦多): 在长亭边,夕阳西下,只有一杯美酒相伴,诗人不禁感叹从此之后,他将常常梦见家乡和大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人物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