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幕初抛宪郎粟,芙蓉照水摇红玉。
鹗书迢递吴山云,孤棹夷犹越江曲。
龙江二月千花繁,好客元戎开酒樽。
花前岸帻一回首,应识前朝丞相孙。
这首诗是送别崔振宗的。崔振宗,字子直,洛阳人(见《唐才子传》)。宪郎,即御史中丞的别称。芙蓉照水摇红玉。芙蓉,荷花,又称莲花。芙蓉照水,即荷花在水面上摇曳生姿。红玉,指荷叶。红玉,古代一种用玉石制成的装饰品,此处泛指荷叶上的水珠。
鹗书迢递吴山云,孤棹夷犹越江曲。吴山,今江苏苏州市西南的虎丘山,一名姑苏山。鹗书,即诏书。吴山云,指诏文,诏书。孤棹,指单人驾一艘船。夷犹,徘徊不前的样子。越江曲,指从杭州出发往北行驶至苏州时所渡过的长江。
龙江二月千花繁,好客元戎开酒樽。元戎,古时对将帅的尊称,这里指崔振宗。好客元戎,指善于待客的崔振宗。
花前岸帻一回首,应识前朝丞相孙。岸帻,即戴冠。前朝丞相孙,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曾任唐朝的宰相,所以后人称他的诗友为“前朝丞相”。
【赏析】:
首句“入幕初抛宪郎粟”一句,意谓刚到幕府就抛开了做监察御史时的俸禄,这是说辞官归隐。“初抛”,即第一次抛弃。“宪郎”,指御史中丞之职。
次句“芙蓉照水摇红玉。”芙蓉即荷花,又名莲花。芙蓉照水,即荷花在水面上摇曳生姿。红玉,指荷叶上的水珠。这句写诗人离开长安时所见景象:荷花在水面上摇曳生姿;荷花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娇艳;荷叶上的水珠晶莹剔透,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画面,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接下来两句写诗人离开长安后乘船沿江而行的情景。“鹗书迢递吴山云”一句,意思是诏书传到吴地时,已过了好几天。“鹗书”,即诏书。“吴山云”,指诏书在传递过程中飘浮于空中。“孤棹夷犹越江曲”一句,意思是自己乘船在江面上徘徊不前,越过了江口。“孤棹”,指独舟。“夷犹”意为徘徊不进。“越江曲”是指从杭州出发往北行驶至苏州时所渡过的长江。这两句描写了离开长安后沿途所见的景象:诏书在传递过程中飘浮在天空中;自己乘船在江面上徘徊不前,越过了江口;从杭州出发往北行驶至苏州时所渡过的长江。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副壮丽的江南水乡景色图,给人以优美的感受。
第三四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在描绘了沿途所见的美景之后,又进一步刻画了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龙江二月千花繁”,意思是龙江地区二月间万紫千红的花海一片繁忙。“龙江”,指今江苏无锡市境内的长江支流之一——龙尾河,因该河得名。“二月”,指的是农历二月。“千花”,即千朵鲜花。“繁”,即茂盛。这句写离开长安后的所见景象:龙江地区二月里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花海一片繁华。这两句描绘了离开长安后沿途所见的美丽景色和内心的愉悦之情。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所在。诗人在描绘了离开长安后沿途所见的美丽景色后,又进一步刻画了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花前岸帻一回首”,意思是站在花丛之中整理头巾,回望一眼那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岸帻”,即戴冠。“花前”,指花丛之中。“回首”,回头的意思。这句描绘了诗人站在花丛之中整理头巾,回望一眼那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对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应识前朝丞相孙”,意思是你应当认出我的老朋友李白的前朝丞相身份!“前朝”,指唐代时期。“丞相”,指宰相。这句是说:我离开长安后前往江南任职,而我的朋友李白则担任过唐代朝廷的宰相。通过这句话,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朋友与唐代时期的政治地位联系起来,表现出对自己朋友的赞赏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沿途所见美景的描绘和内心喜悦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自己与唐代时期的政治地位联系起来,表现出对自己朋友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