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江日宛宛,江天飞雪帘栊满。
美人台上斗腰肢,羽觞流霞照华琯。
筵前西施含醉眼,歌停绿水声欲缓。
群娥玉环低款款,别宿台前水仙馆。
芙蓉帐高锦云暖,侬觉寒宵作那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白纻四时词四首”要求赏析。然后根据诗句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注意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最后指出诗句的作用,结合整首诗进行分析。
“北风吹江日宛宛,江天飞雪帘栊满”,这两句是说,寒风凛冽地吹着长江边的景色,天上的飞雪洒满了栏杆。“宛宛”形容江水流动的状态,写出了江水的波纹。“飞”字写出了飞雪的轻盈、飘忽,写出了雪花的洁白和美丽。“帘栊”是指窗户上的纱窗,这两句写出了冬日里江边景色的寒冷和凄凉。
第三句“美人台上斗腰肢,羽觞流霞照华琯”,这两句是说,美人在高台上与舞妓们斗腰肢,羽觞中的酒像流霞一样映照着华美的玉琯。“斗腰肢”是说舞女们在表演舞蹈的过程中互相比试腰肢的柔韧性和力度。“羽觞”是指盛放美酒的杯子,这里代指酒杯。“流霞”是指美酒,“华琯”是指玉制的调酒器。这两句写出了歌舞升平的欢乐场景。
第四句“筵前西施含醉眼,歌停绿水声欲缓”,这两句是说,宴会前的美女含着醉意的眼神,歌声停止,水声也随之变缓。“筵前西施”是指宴会前的美女,这里指宴女。“含醉眼”是说宴女们的眼睛微闭,似乎醉意朦胧。“绿水声欲缓”是说宴会上奏乐的声音渐渐变得柔和,就像流水一般。这两句写出了宴会上的欢乐氛围。
第五句“群娥玉环低款款,别宿台前水仙馆”,这两句是说,一群歌女如同玉环一样低低款款地唱歌,她们被送回台前的水仙馆休息。“群娥玉环”是说一群歌女如同玉环一样美丽动人。“别宿台前水仙馆”是说宴会结束后,这些歌舞艺人被送回台前的水仙馆休息。
第六句“芙蓉帐高锦云暖,侬觉寒宵作那短”,这两句是说,芙蓉帐子被高高地卷起,锦云般的暖意使我感到寒夜并不漫长。“芙蓉帐子”是古代女子所铺的香草做成的褥子,这里代指女子的卧具。“锦云暖”是形容被子的颜色鲜亮,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这两句写出了宴会结束后的欢乐氛围。
【答案】
译文:
北风吹着江边的景色,天上飞舞着飘飞的大雪,把栏杆都遮盖住了。美人在台上与舞女们比试腰肢,羽觞中有酒像流霞一样映照着玉制调酒器。宴会前的美女含着醉意的眼神,歌声停止之后,水声也变得温柔缓慢。一群歌女如同玉环一样低低款款地唱着歌,被送回台前的水仙馆休息。芙蓉帐子被高高地卷起,锦云般的暖意使我感到寒夜并不漫长。
赏析:
此诗写一个冬天晚上的宴会场面。首联写景。诗人抓住最能显示天气变化特点的两个细节:“北风吹江日宛宛”,突出了江面开阔;“飞雪帘栊满”,突出了雪花的飘飞无定。颔联写宴会中人物活动。“美人台上斗腰肢”写舞女们在表演舞蹈的过程中互相比试腰肢的柔韧性和力度;“羽觞流霞照华琯”写宴女们饮酒的情景。颈联写宴会结束之后的情景。“群娥玉环低款款”写歌舞艺人被送回水仙馆休息;“别宿台前水仙馆”写宴会结束后的离别情景。尾联写宴会结束之后的欢愉感受。“芙蓉帐高锦云暖”写宴女们的睡姿;“侬觉寒宵作那短”则是说宴女们感到不寒冷。
全诗写宴会的开始、进行和结束,以及宴会结束时的欢愉感,层次井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宛宛”“流霞”“玉环”“锦云”“暖”“作短”,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