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南闽来,蓂荚屡更易。
鞍马厌道途,风霜改絺绤。
岂无林渊思,民痍未痊革。
引睇桐城楼,寒云万山白。
区区南闽来,蓂荚屡更易。
【注释】:区区:谦词,意指自己;南闽:即福州,古时为闽中之地;蓂荚:指蓂星,古人认为它象征吉祥。
【译文】:我来到南闽,看到蓂荚(一种预示吉祥的植物,每六十天更换一次,故称蓂荚)已经多次更换了位置。
【赏析】:首句“区区南闽来”,诗人自谦说自己是从南闽(福州)而来,南闽是闽地的别称,诗人以“区区”自谦。接着写“蓂荚屡更易”,诗人观察自然界的变化,看到蓂荚已经几次更换了位置,象征着吉祥。
鞍马厌道途,风霜改絺绤。
【注释】:鞍马:骑马,形容旅途劳顿,鞍马也暗指诗人的奔波劳累;道途:道路;絺绤:古代用粗麻布做的衣物,泛指衣服。
【译文】:长途跋涉的马车厌倦了路途上的风霜,换上了更加保暖舒适的衣裳。
【赏析】:第二句“鞍马厌道途,风霜改絺绤”描写了旅途的艰辛,诗人在路上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换下了旧衣,穿上了新衣,表示自己对旅途的辛苦有所体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苦生活条件。
岂无林渊思,民痍未痊革。
【注释】:岂能没有深林中的思念,百姓的身体还没有痊愈。
【译文】:难道就没有在深林之中思念家乡的人吗?老百姓的身体还没有痊愈。
【赏析】:第三句“岂无林渊思,民痍未痊革”表达了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他看到老百姓身体还未痊愈,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同情和担忧。
引睇桐城楼,寒云万山白。
【注释】:桐城:地名,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一带,这里代指诗人的家乡所在地;引睇:凝视、注视;桐城楼:诗人家乡的楼阁。
【译文】:我凝望着家乡的楼房,只见天空中飘着寒冷的云朵,覆盖着整个万山。
【赏析】:尾声三句“引睇桐城楼,寒云万山白”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的景象,他凝视着家乡的楼房,发现天空中弥漫着寒冷的云层,将整个万山都笼罩其中。这景象让人感到深深的忧郁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