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受命基图隆,挺生太祖真豪雄。
手提一旅淮甸起,指顾六合妖氛空。
三纲再张九鼎奠,万姓子附诸侯崇。
天威远振沙漠外,阳光直丽扶桑东。
神功圣德迈五帝,文谟武烈超三宗。
九重弼亮尽贤俊,庶职甄别无凡庸。
时清化洽颂声作,弗问远迩同沨沨。
握符御历馀四纪,创业垂统无终穷。
我皇继体主神器,励精图治心忡忡。
齐庄中正奉天道,宽仁恭俭勤民功。
九区平宁遂生息,万方熙皞无忧恫。
兹惟岁首值佳节,天清气朗春融融。
鳌峰倏忽耸丹陛,云嶂突兀撑高穹。
浮屠宝殿更奇绝,遥瞻仿佛灵山同。
金莲万朵吐清夜,森森景象生光中。
教坊欢哗奏百戏,舞衫歌袖飘青红。
六街禁弛九关辟,衣冠云集笙箫丛。
皇恩如天更开宴,霞浆香送龙楼风。
群僚百辟何庆幸,明时盛事年年逢。
【注释】
- 皇明:指大明王朝。受命基图隆,挺生太祖真豪雄:指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帝)在位期间,开创了明朝的基业,成为一代英雄豪杰。
- 提一旅淮甸起,指顾六合妖氛空:指他率领一支军队平定淮地后,统一中国,消灭了北方元朝残余势力,使得天下太平。
- 三纲再张九鼎奠,万姓子附诸侯崇:指他重新确立了君臣、父子、兄弟的伦理关系,使社会安定繁荣。
- 天威远振沙漠外,阳光直丽扶桑东:指他在战争中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威震四海,使远方的沙漠之地也臣服于他的威严之下。
- 神功圣德迈五帝,文谟武烈超三宗:指他具有超凡的才能和德行,超越历代帝王,被誉为“神功圣德”,文武双全,被尊称为“三宗”。
- 九重弼亮尽贤俊,庶职甄别无凡庸:指他在朝廷中任用贤能之士,选拔官吏时注重才能和品德,不拘泥于出身和地位。
- 时清化洽颂声作,弗问远迩同沨沨:指政治清明,教化良好,百姓歌颂之声不断,不分远近,共同欢腾庆祝。
- 握符御历馀四纪,创业垂统无终穷:指他掌握政权长达四十年之久,开创了辉煌的历史。
- 我皇继体主神器,励精图治心忡忡:指明朝君主继承皇位,执掌政权,励精图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工作。
- 齐庄中正奉天道,宽仁恭俭勤民功:指他为人正直,遵循天道,以宽厚仁慈、恭敬节俭的态度对待百姓,为国家的发展尽心尽力。
- 九区平宁遂生息,万方熙皞无忧恫:指全国各地安宁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充满欢乐。
- 兹惟岁首值佳节,天清气朗春融融:指新的一年开始,正是美好的时节,天空湛蓝明朗,春天温暖宜人。
- 鳌峰倏忽耸丹陛,云嶂突兀撑高穹:指山峰突然耸立,如巨鳌一般;云海茫茫,高耸入云。
- 浮屠宝殿更奇绝,遥瞻仿佛灵山同:指佛寺的建筑宏伟壮丽,令人惊叹不已;仿佛置身于灵山之中。
- 金莲万朵吐清夜,森森景象生光中:指寺庙中的金莲花在夜晚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四周景色幽静美丽,如仙境般。
- 教坊欢哗奏百戏,舞衫歌袖飘青红:指宫廷乐队演奏各种乐器,表演精彩的歌舞节目;舞者们穿着华丽的服饰,歌声悠扬。
- 六街禁弛九关辟,衣冠云集笙箫丛:指京城街道空旷,城门敞开;人们穿戴整齐,云集一堂,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 皇恩如天更开宴,霞浆香送龙楼风:指皇帝恩泽如同天空一般广阔,更加隆重地宴请群臣;酒香四溢,仿佛龙凤飞舞在空中。
- 群僚百辟何庆幸,明时盛事年年逢:指官员们欣喜若狂,为皇上的恩典所感动;每年都能享受到这样的盛世盛事。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洪武帝)的丰功伟绩和盛世景象。诗歌通过对朱元璋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和向往。
诗人赞扬了朱元璋的政治才能和军事功绩。他写道:“皇明受命基图隆,挺生太祖真豪雄。”这句话表达了对朱元璋的尊敬和赞美之情,认为他是一位真正伟大的领袖。他率领一支军队平定淮地后,统一了中国,消灭了北方元朝残余势力,使得天下太平。这一句不仅赞美了朱元璋的军事才能,还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和平的珍视。
诗人描绘了朱元璋的治国之道。他写道:“三纲再张九鼎奠,万姓子附诸侯崇。”这句话赞美了朱元璋恢复儒家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使得社会安定。同时,他还恢复了古代的九鼎制度,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稳定。这些举措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诗人还赞美了朱元璋的文治武功。他写道:“神功圣德迈五帝,文谟武烈超三宗。”这句话表达了对朱元璋文治武功的赞美之情,认为他超越了历史上所有的帝王。他不仅拥有超凡的才能和德行,还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
诗人描绘了朱元璋的盛世景象。他写道:“九重弼亮尽贤俊,庶职甄别无凡庸。”这句话赞美了朱元璋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选拔官吏时注重才能和品德。这使得国家的人才辈出,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国家呈现出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
整首诗词通过赞美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和盛世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和向往。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佩之情,还传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