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横戈靖海洋,仓皇一夕具金汤。
乘城顿息千家哭,追寇宁辞七尺僵。
泪堕残碑同岘首,骨留荒冢亦桐乡。
忠魂寂寞凭谁吊,凄断悲风撼白杨。

诗句逐句释义:

  1. 眼见横戈靖海洋——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场景,战士们手持兵器,面对着汹涌的海浪,他们的目标是平定这片海域。”横戈”指的是持戈(古代的一种武器),”靖海洋”意味着平息海面上的风波或敌人。

  2. 仓皇一夕具金汤—— 此句表达了一种紧张和匆忙的氛围。”仓皇”通常表示慌张或紧急的状态;”一夕”则暗示了事情发生得很快;”具金汤”可能是指建造起坚固的军事设施或城池。这可能反映了某种军事行动或防御工程的快速完成。

  3. 乘城顿息千家哭—— “乘城”意味着登上城墙,这里可能指在战争中保护城市;”顿息”表示暂时的休息或者停战;”千家哭”可能指的是战争导致的悲痛和哀嚎。这句话描绘了一场战役结束后,民众对于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痛苦的哀悼。

  4. 追寇宁辞七尺僵—— 此句强调了战士的英勇不屈。”追寇”意味着追击敌人;”宁辞”意为宁愿牺牲自己;”七尺僵”可能表示战士即便在极度劳累或身体疲惫的情况下,仍不放弃战斗。这句话赞美了那些无畏的战士和他们的牺牲精神。

  5. 泪堕残碑同岘首—— 这里的”岘首”指的是古时的一处地名,也是文天祥《正气歌》中提到的地方,代表着忠烈之地。”泪堕残碑”意味着英雄事迹被铭记在石碑上,但已经消逝;这可能也暗示了英雄们的牺牲虽然被记住,但他们的精神和记忆却随着时间而消逝。

  6. 骨留荒冢亦桐乡—— 这句话通过对比来表达对英雄的缅怀。”骨留荒冢”表示英雄虽已逝,但他们的遗骨被留在了荒废的坟墓里,象征着他们的精神和事业仍然传承下来;”亦桐乡”可能是在说尽管英雄们已经离世,但他们的精神如同桐乡一样,继续影响着人们。

  7. 忠魂寂寞凭谁吊—— 这里表达了对英雄忠诚和牺牲的深深怀念。”忠魂”指代忠于国家和民族的英雄;”寂寞凭谁吊”说明这样的英雄往往无人能真正理解和哀悼,只能依靠后人的回忆和悼念,这种孤独感增添了对英雄的敬意。

  8. 凄断悲风撼白杨—— 这句话以悲凉的景色作为背景,”凄断”强调悲伤之情难以割舍;”悲风”可能是指凄凉的风,也可能是比喻悲愤的情感;”撼白杨”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悲风的力量足以动摇坚强的树木。整体上,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悲伤而有力的氛围,反映出对英雄的无尽哀思。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忠诚勇敢且为国捐躯的英雄的缅怀。诗人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丰富的语言,展现了这位英雄在保卫国土、抗击外敌时英勇斗争的场面,以及他在战事结束后留给人们的深刻影响。诗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对逝去英雄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担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个人色彩,又有广阔的时代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