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清明在客边,可堪形影自相怜。
忆寻芳草江南好,谩惜余花乱后妍。
孤梦月明归夜夜,多情春老恨年年。
夕阳王子冈头路,知与谁人共醉眠?

清明有怀公武

忽见清明在客边,可堪形影自相怜。 忆寻芳草江南好,谩惜余花乱后妍。 孤梦月明归夜夜,多情春老恨年年。 夕阳王子冈头路,知与谁人共醉眠?

注释

  1. 忽见清明在客边:忽然发现清明节已至,自己身处异乡无法回家。清明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对故人的思念,而此刻作者正身处旅途之中,倍感凄凉。

  2. 可堪形影自相怜:怎能忍受孤独一人的身影相伴,更感到凄凉。这里的“形影自相怜”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以及对于亲情或友情的渴望和失落。

  3. 忆寻芳草江南好:回想起江南那美好的风景。江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著称,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美好记忆的怀念。

  4. 谩惜余花乱后妍:徒劳地惋惜那些凋零后仍美丽的花朵。这里的“残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事物的消逝。诗人通过对残败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5. 孤梦月明归夜夜:在孤独中梦见明月照亮的夜晚,期盼归家。这句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夜晚里,通过梦境回到温馨的家庭环境中,表达对家的深切思念。

  6. 多情春老恨年年:春天总是让人满怀情感,但岁月流转却让人愈发感伤。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7. 夕阳王子冈头路:夕阳西下,独自行走在荒凉的道路上。这个场景既展示了诗人的孤独,也反映了他所处的环境——可能是一个偏远且荒凉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思乡之情。

  8. 知与谁人共醉眠:在这无尽的旅程中,诗人不禁问:还有谁能陪伴在他身旁,共享这一夜的宁静?这句充满了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深深的孤独感。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清明”、“江南”、“芳草”、“月明”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片段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经历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