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层楼接上台,客怀落日为谁开。
一天秋色云飞断,万户晴辉鹊噪来。
遍倚危阑频入感,未吹画角已兴哀。
千年朝市仍更变,独有南山石未灰。
【注释】
登:登上;台:楼。西府层楼接上台,客怀落日为谁开:西楼高接上台,客怀的我为谁而悲喜?落日,夕阳;云飞断,秋天的景色。
万户晴辉鹊噪来:成千上万户人家在晴朗的天气里欢腾喧闹。
遍倚危阑频入感,未吹画角已兴哀:我遍体依着危栏,频频入内,却无风吹画角,已经感到悲哀。
朝市:指京都长安。朝,早晨;市,市集,这里指京城。
独有南山石未灰:只有那西山上的石头没有变灰。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诗中以登临鼓楼所见景物为线索,由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故国的深情怀念。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调沉郁。
诗的前四句写登楼所见之景。首句“西府层楼接上台”,点出西府楼高耸入云。二句“客怀落日为谁开”,是说客居异乡,面对落日余晖,不禁感慨万千。“落日”二字,既写出时间(日落),又暗示了诗人的羁旅之情。三、四句写登楼所见之秋色。“一天秋色云飞断”,描绘出一幅秋日天空万里晴空的景象。“万户晴辉鹊噪来”,则表现了人们欢乐的情绪。这两句是写登楼所见。
过片后,诗笔一转,写自己的心情。“遍倚危阑频入感,未吹画角已兴哀。”意思是说,我遍体倚着危栏,频频入内观览,却不见风吹画角,已经感到悲哀了。这两句是写诗人凭窗远眺时的感受。“画角”本应引起人们的警惕,但此时作者已不胜其悲,连画角声都没有听见。“未吹画角已兴哀”,可见作者忧思之深,心情之重。
诗的最后四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千年朝市仍更变,独有南山石未灰”,意思是说:经历了千年沧桑的朝市,依然不断更替,唯独南山上的巨石依然如旧。这两句是说国家虽历经沧桑,但山河依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以登临西府鼓楼为背景,通过登楼所见之景及登楼所见之秋色,抒写了诗人的羁旅之情和忧国之思。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调沉郁,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