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别无一语,相见无一言。
如何忘形者,远情复相牵。
我持江上风,遗公吹法筵。
公以竹间月,照我调素弦。
风比锦绣段,月比青琅玕。
【注释】
相别无一语,相见无一言:指两人分别时没有交谈,见面后没有说话。
如何忘形者,远情复相牵:怎样忘却彼此的形体,遥远的思念仍然相互牵系。
我持江上风,遗公吹法筵:我手执江风,将你吹在法座上。
公以竹间月,照我调素弦:你用竹林间的月光,照我拨动着琴弦。
风比锦绣段,月比青琅玕:风比锦绣,月比青玉,比喻琴声的优美。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心情和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联点明题旨,“无一语”、“无一言”是说两人分别时没有交谈,见面后也没有说话,可见他们聚少离多。但即使如此,他们的心依然紧紧相连。“如何”二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伤感,也表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
颔联“忘形者”指的是诗人自己,而“远情复相牵”中的“远情”则是指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深厚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颈联中,“我持江风”指的是诗人自己,他手执江风,将朋友吹入法座,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心意。而“遗公吹法筵”则是指将风送入佛坛,让佛祖能够听到自己的心声。这一举动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也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尾联中,“公以竹间月”指的是朋友,他手持竹简之间的月光,照亮了诗人的琴弦。而“照我调素弦”则是指月光照耀着琴弦,使得琴声更加美妙动人。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月光和琴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以及对音乐的热爱。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比喻,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