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巴爱鼓瑟,伯牙解鸣琴。
师旷聪可塞,史妠声宜喑。
齐人适寰宇,耳惬临淄音。
休哉大方士,宅心冥古今。
【注释】
感怀诗:即《古风》组诗。这是其中的第四首,借古论今,抒发作者对古代贤达的怀念之情。
侯巴:指古代善于鼓瑟的人。
伯牙:指古代著名琴师。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钟子期死后,伯牙绝弦不弹琴。
解鸣琴:指钟子期去世后,伯牙不再弹琴。
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官,善听,能辨音。
史妠:指周景王的宠姬,好音乐。史妠死,景王“耳惬临淄音”,意为因失去美女而觉得耳朵里塞满了声音。
齐人:指齐国的晏婴、子产、陈恒等贤人,他们到全国各地去治理政务,使各地的百姓都心悦诚服。
寰宇:全国,天下;也指南方广大的地区。
宅心:安于心志。
冥:深远。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作者在这首诗中通过写古代贤人的生活,抒发了自己对古人的怀念之情。
开头两句“侯巴爱鼓瑟,伯牙解鸣琴”,诗人以侯巴和伯牙两个历史人物为例,来说明古代那些贤者都是善于鼓瑟和弹奏琴的,他们都能欣赏别人所演奏出来的美妙乐章。这里,诗人用“爱”和“解”两个字,表达了他们对琴瑟之美的热爱和理解。
接着三句“师旷聪可塞,史妠声宜喑”,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这些贤人的形象。师旷是个聋子,但他却能听到别人演奏的音乐;史妠是个哑巴,但她的声音却非常美妙动听。这两句既赞美了他们的才华,又暗示了他们内心的高洁品质。
然后四句“齐人适寰宇,耳惬临淄音”。这四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这些人到全国各地去治理政务,使各地的百姓都心悦诚服的情景。这里的“齐人”泛指那些贤明的统治者,他们能够治理国家,使社会安定繁荣。
最后一句“休哉大方士,宅心冥古今。”诗人用“宅心”和“冥”两个字来形容这些贤者的内心世界。他们能够洞察世事,洞悉古今,所以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这四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又表达了他对自己无法成为像他们这样的贤明领导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