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萝蹑磴路盘纡,出涧流泉百折馀。
地献秫田充佛供,天留松径作僧居。
数声清磬红尘隔,一瓣名香黑业除。
喜共山云分半榻,通宵魂梦寄空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律诗,描绘了茶陵五峰庵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首联“攀萝蹑磴路盘纡,出涧流泉百折馀”,描写了诗人在五峰庵攀登崎岖的小径,沿途经过了许多曲折,最后终于走出了山涧,听到了清冽的泉水声。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山路的蜿蜒曲折和泉水的潺潺声,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小天地之中。
颔联“地献秫田充佛供,天留松径作僧居”进一步描绘了五峰庵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地献”意味着土地奉献给寺庙,为僧侣提供了丰富的物资;“松径”则是指寺庙周围的松树林,为僧侣提供了修行的场所。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之情。
颈联“数声清磬红尘隔,一瓣名香黑业除”,则是通过对声音和香气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净化心灵的意境。这里的“清磬”指的是寺庙中僧人敲击的法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净;“黑业”指的是人们心中的烦恼和罪恶,而“名香”则是指寺庙中使用的檀香等香料,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象征着内心的纯净和善良。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和香气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尾联“喜共山云分半榻,通宵魂梦寄空虚”,则是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向往自由的意境。这里的“山云”指的是天空中的云雾,象征着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半榻”则是指诗人在五峰庵中休息的地方,象征着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这两句诗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解脱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赏析:这首诗以五峰庵为背景,通过对山路、泉水、松林、寺庙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通过声音、香气、梦境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一幅宁静、神秘、超脱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佛教的赞美,表达了对内心宁静、清净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越世俗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