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耽双阙起中心,缭绕红云黼扆傍。
麟史己书王正月,凤函初上帝封章。
殿头杨柳黄于鹄,海子鴐鹅白似霜。
拜赐君恩归佐郡,锦衣光彩照高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1. 耽耽双阙起中心

  • 释义:形容宫殿宏伟,高耸云端。
  • 译文:雄伟壮丽的皇宫矗立在中心位置,令人赞叹不已。
  • 关键词:耽耽(壮丽)、双阙(指宫门两边的高大建筑,古代称门为阙)。
  • 赏析:诗人通过“耽耽”二字来形容皇宫的壮丽和高耸入云,使人感受到其威严与壮丽。

2. 缭绕红云黼扆傍

  • 释义:形容宫殿周围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
  • 译文:宫殿周围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 关键词:缭绕(环绕)、红云(形容云雾的颜色)、黼扆(古代帝王所坐之处,此处指宫殿)。
  • 赏析:通过“缭绕红云”这一景象描写,诗人展现了宫殿的神秘和庄严,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3. 麟史己书王正月

  • 释义:麒麟记载了帝王即位的事情。
  • 译文:麒麟记载了帝王即位的重要时刻。
  • 关键词:麟史(指传说中的麒麟,象征吉祥)、己书(指帝王即位之事)、王正月(指帝王即位为一年之始)。
  • 赏析:诗人通过“麟史己书王正月”这一诗句,表达了对帝王即位时刻的重视和尊崇,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帝王权威的敬畏之情。

4. 凤函初上帝封章

  • 释义:皇帝刚刚颁布了诏书。
  • 译文:皇帝刚刚颁布了诏书,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
  • 关键词:凤函(指皇帝的诏书,象征权威)、帝封章(指皇帝颁布的诏书)。
  • 赏析:这句诗通过“凤函”和“帝封章”两个关键词,描绘了一幅皇帝刚刚颁布诏书的场景,展现了皇权至上的威严和神圣。

5. 殿头杨柳黄于鹄

  • 释义:殿头的杨柳已经变黄,像黄鹄一样。
  • 译文:殿头的杨柳已经变黄,像是黄色的天鹅。
  • 关键词:殿头(宫殿的前部,这里指皇宫的正门)、杨柳(指宫中的柳树)、黄鹄(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这里用来形容黄色的天鹅或杨柳)。
  • 赏析:这句诗通过“杨柳黄”这一形象描绘,展现了皇宫前部柳树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6. 海子鴐鹅白似霜

  • 释义:海子的野鸭羽毛如同白色的霜雪。
  • 译文:海边的野鸭羽毛洁白如霜。
  • 关键词:海子(指大海中的小岛或池塘,这里借指海边地区)、鴐鹅(一种野鸭,羽毛洁白如霜)。
  • 赏析:这句诗通过“鴐鹅”这一形象描绘,展现了海边地区野鸭的美丽和独特性,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7. 拜赐君恩归佐郡

  • 释义:接受皇帝的恩赐,回到自己的郡县去做官。
  • 译文:我接受了皇帝的恩赐,现在要回到我的家乡担任一郡之长。
  • 关键词:拜赐(指接受皇帝的恩赐)、君恩(皇帝的恩惠)、佐郡(辅佐郡守,即做郡县长官)。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受到皇帝恩赐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即将离开京城、回到家乡任职的决心和期待。

8. 锦衣光彩照高堂

  • 释义:穿着华美的衣裳,光彩照人,映照在高堂之上。
  • 译文:身着华丽衣裳,光彩照人,犹如阳光般照耀在高堂上。
  • 关键词:锦衣(华丽的衣裳)、高堂(高大的房屋)、光彩(光彩夺目)。
  • 赏析:这句诗通过“锦衣”和“高堂”两个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穿着华美衣裳、光彩照人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