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霜林万木秋,好山都在马家楼。
大江西上经秦望,巨壑东倾见沃洲。
半夜书声天外落,四檐云气座间浮。
登高作赋休怀土,拟泛星槎问斗牛。
【注释】
①徙倚:徘徊不前,形容景色优美,留连忘返。霜林:指树木上覆盖着一层白色的雪。万木秋:指满眼都是秋天的树木。
②好山都在马家楼:好山都集中在马家楼上。在古代,诗人常常以“马”字来代指自己家乡。
③大江:指长江南流的大江。经秦望:流经秦岭山脉。秦岭是长江上游的分水岭,因此称长江西上为“经秦望”。沃洲:今浙江省新昌县东有一座小岛,因土肥水美被称为“沃洲”,又名“西施故里”。
④半夜书声天外落:指深夜读书的声音从天上传下来。座间浮:指云气从座位之间升起。
⑤登高作赋休怀土:登上高处作诗赋时不要怀念故乡。休,同“须”。
⑥拟泛星槎问斗牛:准备乘坐星槎去访问牛郎和织女。牛、织二星,即“牵牛星”和“织女星”。古乐府《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后用以比喻别离。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游览名胜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写景,次句点题,第三句写景,第四句写景,第五句写景,第六句写景,末句抒情。全诗写景生动逼真,抒情慷慨激昂,意境雄浑壮阔。
首句“徙倚霜林万木秋”。意思是诗人站在霜冷的林子里,看见满眼的树木都已变成秋天的颜色,一片万木秋色。“徙倚”,徘徊的意思。诗人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色,就情不自禁地站在那里久久地徘徊着,不忍离去。这一句中,不仅写了诗人看到的景色,而且还写出了他对这种景色的感受,表现了他在观赏风景时的愉悦心情。
第二句“好山都在马家楼”。意思是说,那群好山都聚集在马家楼上。“马公著见山楼”,这是诗人对马公著的赞美之情。马公著是南宋诗人、政治家,他曾任宰相,为人刚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他与陆游同朝为官时,两人经常互相切磋诗文,彼此欣赏对方的作品。后来陆游离开朝廷,到山阴任职时,还特意写了一首七律给马公著。这首诗中,陆游赞扬了马公著的人品和才华。而今天,诗人却要赞叹马公著的家乡风光了。“马家楼”,指的是马公著的家乡。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意在赞美马公著。同时,诗人也借马公著之口来称赞自己的家乡。
第三句“大江东上经秦望,巨壑东倾见沃州”。意思是说,大江奔流向东经过秦岭山脉,滔滔江水向东倾泻,远远望去,只见一片汪洋大海;而在那汪洋大海中,又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座小岛,那就是著名的浙江新昌县西的沃洲(今属绍兴)。这句描写了诗人眼前所见的壮丽山川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念之情。
第四句“半夜书声天外落”。“半夜书声”指的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书房里的读书声从天上飘落下来。这里的“书声”是指作者夜晚读书时发出的声音。“天外落”,形容读书声从天而降,好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这一联描写了诗人深夜里听到窗外传来的读书声的情景。
第五句“四檐云气座间浮”。“四檐”指的是屋檐。“云气”指的是云雾。“座间”,意为座位之中或座位旁边。“浮”,漂浮、浮动的意思。这一联描写了诗人坐在书房里,看到天空中飘荡着层层云雾,仿佛云雾是从座位旁边升起来的一样。
第六句“登高作赋休怀土”。“登高作赋”指的是诗人登上高楼作诗赋。“休”,同“须”,“必须、一定要”。这两句的意思是:登上高楼作诗赋时不要忘记怀念家乡。“登高作赋休怀土”这一句中的“登高作赋”是本诗的第一句,所以这两句的意思是:登上高楼作诗赋时不要忘记怀念家乡,而不必等到自己离开了家乡才去思念它。这里的“登高作赋”是指作者登上高楼作诗赋,而“休怀土”则是说不要忘了怀念家乡。
第七句“拟泛星槎问斗牛”。意思是说,准备乘坐星槎去访问牛郎和织女。“星槎”,是古人所说的一种能飞向天空的飞船。“牛郎”和“织女”分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两个人物。传说牛郎和织女被天河隔开,只有七夕这一天才能相会。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流传极广,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斗牛”指的是斗宿与牛宿。斗宿和牛宿是中国古代星宿的名称,其中斗宿位于南斗六星的南部,牛宿位于北斗七星的北部,两宿相距很远,难以相见。这里用来表示夫妻不能相聚。
这首五言绝句写得十分精彩。诗人抓住一个具体的景象——登楼作赋,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读者带入到一个美妙的境界当中去。全篇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到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是读者却能够感受到作者那种对家乡的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