荪桡送桂旌,沿洄多冶情。
扳条约翠袖,掬水弄璚英。
清吹随风度,纤腰束素明。
家居白下里,夫戍洛阳城。
明光朝执戟,细柳夜分营。
许国承恩重,忘归念妾轻。
贞心似江水,朝夕向东倾。

【注释】

荪桡:船桨。桂旌:用桂花装饰的旗帜。沿洄(huí):曲折回环。

扳条:缠在手腕上的细绳,代指手帕或手绢。约翠袖:系住衣袖。掬水:把水舀起来。弄璚英:把水花撩起。璚英:荷花。

清吹:清凉的风。随风度:随风飘荡。纤腰:纤细的腰身。束素明:用白色丝带系住腰间。

白下里:汉代地名,在今江苏南京西南。夫戍洛阳城:丈夫驻守在洛阳城边。

执戟:握持戟柄。朝:早晨。执戟,指早晨值勤。

细柳:地名,在汉长安城北,为皇宫禁卫驻地,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夜分营:夜里点名。

许国承恩重:为国家出力而受到国家的恩典。

贞心似江水:忠诚的心像江水一样。

朝夕向东倾:早晚向着东方倾斜,形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送别丈夫时作的一首闺怨诗。全诗以“贞心”为主题,表现了女子忠贞不渝、思念夫君的真挚感情。首联两句,写女子送别丈夫时的离别情景。“荪桡送桂旌”,意思是说女子乘坐着有桂花装饰的船只,送别远行的丈夫。“沿洄多冶情”,意思是说在曲折回环的小路上,女子满怀着缠绵的情意。“冶情”即“冶游”,这里比喻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扳条约翠袖”,“约翠袖”即系着绿色的丝带,表示男女之间的恋情。“约”字用得十分传神,不仅写出了女子对男子的感情之深,而且暗示了女子对男子的依恋之情。“掬水弄璚英”,是女子送别时的举动,她把手中的水花捧起玩弄着,这举动表明女子对这次别离恋恋不舍。“清吹随风度”,“清吹”指清凉的春风,也暗喻丈夫的离去;“随风度”表明丈夫的离开是无可奈何的。“纤腰束素明”,女子将白色的丝带系在腰间,表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颈联两句,描写了女子在丈夫出征前的思夫之情。“家居白下里”,“白下里”是汉代的一个地名,在今江苏南京一带,这里指妻子所在的家乡。“夫戌洛阳城”,丈夫戍守在洛阳,这是妻子所不知的,也是她不能忍受的。“夫戍洛阳城”与首句中的“夫戍洛阳城”相呼应,突出了妻子思念丈夫的心理。末联两句,是妻子对丈夫的怀念之情。“许国承恩重”,这是说丈夫为国家尽忠报效,因此受到国家重臣的赏识和恩典。“忘归念妾轻”,妻子虽然知道丈夫为国家尽忠报效,但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丈夫,这种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是可贵可敬的。“轻”字在这里是反语,意思是妻子虽然对爱情执着,但对丈夫的忠诚却毫不在意;相反,她更看重的是夫妻之间真挚的爱情。最后两句,是妻子表达自己忠诚的爱情。“贞心似江水”,意思是说妻子的忠贞之心犹如江水一样长流不息;“朝夕向东倾”,意味着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妻子都时时刻刻地向着东方倾吐着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通过女子送别丈夫时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分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忠贞不渝的深厚爱情。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朴素自然、真挚感人;它的主题思想在于歌颂了妇女对于爱情的执著追求,表现了妇女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全诗构思严谨,一气呵成,没有半点雕琢之感,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