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岳耸层霄,璚馆开金乡。
若人秉昭质,守一修洞房。
呼吸龙虎气,嗽咽日月芒。
龟阙西瑶台,中有明光章。
下授小兆臣,玉检鸾回翔。
稽首校隐文,琅函耀霞光。
绛蕉承宝露,肉芝冒玄霜。
采掇充服食,味倾金梨浆。
逍遥澹无为,寿期穹壤长。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题顾玉山读道书小像:
- 这一句是题目,表明这是一首咏赞顾玉山(即顾恺之)的诗,通过描写他的形象来表达对这位著名画家的敬仰之情。
- “小像”指的是顾玉山的画像,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来描绘他的神采和气质。
灵岳耸层霄,璚馆开金乡。:
- “灵岳”指的是高大、雄伟的山峰,这里用来形容顾恺之的气宇轩昂。
- “璚馆”是指美玉制成的楼阁,这里比喻顾恺之的才华和学识。
- “开金乡”意味着打开财富的大门,暗示顾恺之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若人秉昭质,守一修洞房。:
- “若人”是指这样的人,指顾恺之。
- “秉昭质”意为拥有光明磊落的品格,“守一”指的是专心致志,“修洞房”意味着精心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
呼吸龙虎气,嗽咽日月芒。:
- “呼吸龙虎气”形容顾恺之的艺术造诣高超,能够将龙和虎的精神气质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 “嗽咽日月芒”则形容顾恺之的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如同吞食了日月的光芒。
龟阙西瑶台,中有明光章。:
- “龟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来象征顾恺之的艺术境界高远而神秘。
- “西瑶台”意味着位于西方的美丽宫殿或仙境,与龟阙相呼应,强调顾恺之的艺术成就超越时空。
- “明光章”意味着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凸显了顾恺之作品的光辉。
下授小兆臣,玉检鸾回翔。:
- “下授小兆臣”意味着顾恺之的作品被传授给年轻的艺术家们,成为他们的楷模。
- “玉检鸾回翔”则形容顾恺之的作品如同玉制的印章,珍贵无比,同时象征着鸾鸟飞翔于空中,寓意其作品在艺术领域内自由翱翔。
稽首校隐文,琅函耀霞光。:
- “稽首校隐文”意味着顾恺之谦逊地检查自己的作品,不自满于已有的成就。
- “琅函”指精美的盒子,“耀霞光”形容作品光彩夺目,如同阳光照耀大地般的璀璨。
绛蕉承宝露,肉芝冒玄霜。:
- “绛蕉”指红色的芭蕉,这里象征着顾恺之的作品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 “宝露”意味着珍贵的露水,喻指顾恺之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内涵和滋养人心的力量。
- “肉芝冒玄霜”则形容顾恺之的作品如肉芝般珍贵,即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采掇充服食,味倾金梨浆。:
- “采掇”意味着收集、选取,“充服食”表示顾恺之的作品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 “味倾金梨浆”意味着顾恺之的作品美味可口,如同金梨酿制的美酒一般令人陶醉。
逍遥澹无为,寿期穹壤长。:
- “逍遥澹无为”意味着顾恺之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不拘泥于世俗的名利。
- “寿期穹壤长”则表达了顾恺之寿命悠长,与天地共存的愿望。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对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顾恺之的才华、气度以及他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展示了顾恺之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