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读书处,衡宇窈且深。
白云起层巅,嘉禾秀繁阴。
缅怀郑谷耕,时为梁甫吟。
斯人不可见,拄笏对遥岑。

【注释】

溪山读书处:在溪山中读书的地方。

衡宇窈且深:衡宇,指书斋;窈,深而幽暗。

白云起层巅,嘉禾秀繁阴:白云缭绕在高高的山顶,茂盛的禾苗长满了山冈。

缅怀郑谷耕,时为梁甫吟:怀念着郑谷耕,时常吟诵《梁甫吟》。郑谷耕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咏叹田园生活著称,其诗清新自然,如《田家》中的“雨晴烟晚满西湖,绿水逶迤带孤村。”

斯人不可见,拄笏对遥岑:这样的人已无法见到,只能拄着手杖面对远山沉思。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是一片静谧的山水风光。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风景图,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景入诗,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意境幽远空灵。

首句“溪山读书处”,点明此景为读书之地。次句写读书之处环境幽静,房屋高大而深邃,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第三、四句进一步描写了读书之处的景色。“白云起层巅”,描绘出一幅云海茫茫、高山耸立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嘉禾秀繁阴”,则又展现了一片丰饶的田野景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读书处的地势高峻、景色优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五、六句转入抒发情感。“缅怀郑谷耕,时为梁甫吟。”诗人想起了历史上那些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人,如王维、陶渊明等,他们的诗作都充满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然而,这些诗人都已逝去,如今只能在梦中追寻他们的身影。因此,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斯人不可见,拄笏对遥岑。”这里,诗人用“斯人”指代那位隐居山林的贤人,表达了对这位贤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以景物入诗,寓情于景,既展现了读书处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幅风景图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富有艺术感染力,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