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波荡晴旭,长松落清阴。
曳杖者谁子,逍遥散冲襟。
野芳发幽香,览古动遐吟。
美人不可见,相望楚江浔。

【注释】

松林高士图:描绘松树林中一个高士的诗作。

晴旭:指清晨阳光明媚的景色。

长松落清阴:指松树高大挺拔,遮天蔽日。

曳杖者谁子:指那个悠然自得地拿着拐杖的人是谁。曳杖,拖着手杖走路;者,代词。

相望楚江浔:指望着远方的楚江。浔,通“寻”,古水名,即长江在今湖北一带的一段。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咏怀之作。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游历松林所见所感,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首联写松林之景:“层波荡晴旭,长松落清阴。”松林之上,层波翻涌,映着灿烂的阳光,阳光洒满大地。那参天的松树,如一柄柄利剑直插云霄,枝叶繁茂,遮天蔽日。这一句,以动衬静,写出了松林之静,松林之幽。

颔联写逸兴横生之人:“曳杖者谁子,逍遥散冲襟。”这位高人隐士,拖着拐杖,闲庭信步,逍遥自在,他的心情与自然融为一体,他的目光投向远方,遥想古今。这两句,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来表现其性格特点。

颈联写诗人观花思人:“野芳发幽香,览古动遐吟。”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不禁想起了那位不可见的人,她就像眼前的野花一样芬芳,但却又遥不可及。诗人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之中,久久不能自已。这两句,通过写眼前景物,抒发诗人的感慨和思绪。

尾联写诗人的孤独之情:“美人不可见,相望楚江浔。”既然美人不可见面,那就只能在远方遥望楚江了。诗人用楚江作为背景,将目光投向远方,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孤独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松林、旷野、江流等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和情怀。诗人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和思绪,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