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宗有高士,种竹封禺颠。
交柯承宝露,密叶荫璚泉。
消摇葛陂杖,咏歌淇澳篇。
傥骑茅龙去,为我谢辛钘。
注释:
吾宗有高士,种竹封禺颠。
我的家族中有一个高尚的人,他把竹子种在了禺颠。
交柯承宝露,密叶荫璚泉。
他的竹林交合在一起,像交枝的树木一样承接着甘露,密密的叶子遮蔽着泉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小池塘。
消摇葛陂杖,咏歌淇澳篇。
他在那里悠然自得地拿着葛陂的拐杖,吟唱起了淇澳的诗歌。
傥骑茅龙去,为我谢辛钘。
他骑着茅草编成的龙,飞向远方,替我向辛钘致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述了作者对画中人物袁仲傅绿筠轩的喜爱和赞美。诗人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将画中的景物和人物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生动有趣。
首句“吾宗有高士,种竹封禺颠。”诗人以“吾宗”起兴,表明自己的家族中有位高尚的人,他善于种植竹子,将它们种在了禺颠这个地方。这一开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也为后续的描述打下了基础。
诗人描绘了画中人的形象。他手持葛陂杖,悠然自得地行走在竹林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他还吟唱着淇澳的诗歌,歌声悠扬,回荡在整个山林之间。
诗人用“傥骑茅龙去,为我谢辛钘。”这两句来结束全诗。他想象着画中人骑着茅草编织成的龙,飞向远方,替自己向辛钘致意。这里的“我”,指的就是作者自己,诗人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画中人物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却又充满了诗意。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一幅美丽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