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白莲社,明静今复建。
两峰如五老,秀色互争献。
外史渊明徒,高居乐贞遁。
入社眉虽攒,许饮心所愿。
西方九品华,默想不在问。
何当解尘缨,趺坐听高论。
次韵张贞居明静院莲社东林白莲社,明静今复建。
东林寺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西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历史上曾有多座寺院和道场。白莲社是佛教净土宗的信仰团体之一,以弘扬佛性、念佛为宗旨。这首诗描述了在东林寺重建白莲社的情景。
“两峰如五老”,形容东林寺周围的山峰宛如五座老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东林寺周围的自然风光。
“秀色互争献”,意味着东林寺周围的景色都非常美丽,各种美景相互辉映,竞相展现。
“外史渊明徒”,指的是古代的文学家陶渊明(字元亮),他曾经隐居东林寺一带,过着田园诗的生活。
“高居乐贞遁”,意指陶渊明在东林寺附近隐居,过着快乐而高尚的生活,追求真正的道德修养。
“入社眉虽攒”,描述的是人们进入东林寺参加莲社活动时的神情,眉头紧锁,表现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
“许饮心所愿”,意味着人们希望在这个莲社中实现自己的心愿。
“西方九品华”,指的是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被认为是佛教徒修行成佛的理想境界。
“默想不在问”,意思是在莲花会上,信徒们不需要提问或讨论,只需默念经文、思考佛法即可。
“何当解尘缨”,意指什么时候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达到内心的解脱。
“趺坐听高论”,意味着信徒们可以坐下来聆听高僧讲解佛法,领悟真理。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林寺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赞美了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以及佛教修行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信仰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