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旸及疾疫,走祷来于于。
穹碑纪颠末,大刻龙腾拿。
于以告来者,并解娄氓愚。
丽牲歌送迎,万世奠厥居。
昆山五咏 娄侯庙
雨旸及疾疫,走祷来于于。
穹碑纪颠末,大刻龙腾拿。
于以告来者,并解娄氓愚。
丽牲歌送迎,万世奠厥居。
【注释】
1、于:在。
2、穹碑:高耸的石碑。
3、颠末:指世事变化。
4、龙腾拿:指龙飞腾的样子。
5、于以:用来做什么。
6、解娄氓愚:解除民众的愚昧无知。
7、丽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等祭品。
8、万世:指永远。
【赏析】
《昆山五咏·娄侯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五首为《娄水》,该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
“雨旸及疾疫”,此句意思是说,风雨和疾病一起降临人间;雨是天地之精气,阳也,而风亦属阳,故雨旸皆称“天”,即自然界的万物都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其位东南,其日甲乙,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腥,其祀户。”又《淮南子·天文训》曰:“岁星正月晨出东方立于寅,其时冬尽而春始,故人所贵者生,所贱者死,物莫不萌动种长,各得其所,谓之岁始,故曰‘辰’。”“疾疫”则是指疫病流行,灾祸降临,百姓苦不堪言。“走祷”意为急忙祈祷,奔走呼告上天求福。杜甫在此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
“穹碑纪颠末,大刻龙腾拿”,此言在高高的石碑上刻下历史的变迁,用巨大的龙腾飞的浮雕来表示。这句诗描绘了娄侯庙的宏伟壮丽,同时也寓意着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人民的艰辛斗争。通过这一历史画面的展现,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关注。
“于以告来者,并解娄氓愚”,此言用以告诉后来的人们,并解除那些民众的愚昧无知。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关心民间疾苦、倡导启蒙进步的思想主张。同时,这也反映了他作为封建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杜甫希望人们能够摆脱愚昧,走向文明进步的道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丽牲歌送迎,万世奠厥居”,此言用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等祭品来歌颂他们,并祝愿他们永远安身立命。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娄侯庙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后世子孙的美好祝愿。通过这一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杜甫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关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