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无适俗韵,贫居依稼穑。
农务各自归,耕种有时息。
道丧向千载,圣贤留遗迹。
游好在六经,疑义相与析。
在昔余多师,玄鬓早已白。
羲农去我久,素抱深可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田园后所作,其诗风一改早年的豪放,转而清雅疏朗。此首以陶渊明《读山海经》为题,抒发了作者在躬耕之余,仍不忘学习、探求知识的情怀。首联写自己少时志趣不在世俗之间流转,贫贱之中却坚持农事;颔联写农事结束之后,便开始读书;颈联写道义丧尽,而圣贤留有遗迹;尾联说自己在往昔之时多向老师请教,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对此深感可惜。全诗表现了诗人虽身处田园但依然保持着一颗追求学问的心。

【注释】

  1. 适俗韵:指随波逐流,适应世俗的性情和习惯。
  2. 依稼穑:从事农业生产。
  3. 耕种:耕作,泛指各种农事活动。
  4. 道丧:道德沦丧。
  5. 六经:古代儒家经典。
  6. 羲农:指伏羲氏和神农氏,传说中最早教民耕种的两位帝王。
  7. 玄鬓:形容头发花白。
  8. 素抱:素朴的怀抱,指朴实无华的品德或志向。
  9. 去我久:远离我而去已经很久。
    【译文】
    少年时期志趣不在世俗之中流转,贫穷之中却坚持农事;农事结束之后,便开始读书学习;道义丧失殆尽,而圣贤留下遗迹;游学兴趣在于研读六经,疑难之处相与探讨;在往昔之时多向老师请教,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对此深感可惜。
    【赏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