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开国三百年,圣君哲后登才贤。
内无吕贾武韦祻,昭宪流裕远且绵。
宣仁垂帘辅哲庙,初政仿佛元丰前。
奈何权奸枋国命,党籍忠良俱左迁。
紫宫正位俨宸极,岂假巫祝循私偏。
非言搆狱狱词具,奉诏废作瑶华仙。
谋之者谁郝内侍,卯金刀氏相夤缘。
元符授册立为后,奸臣揣摩机已先。
维时忠公居諌省,从容奏对言便便。
属比祥符永平事,春秋大义星日悬。
孟后既废不可复,刘岂得擅中宫权。
遂良还笏为斥武,好礼上书因諌玄。
忠言逆耳竟远谪,徒步独上新州船。
贞哉贤母成子志,身落瘴乡甘弃捐。
端王嗣位肆大眚,放逐两载蒙生还。
寻复正言转司諌,三守剧郡亲蕃宣。
俄承天语询谏草,云付烈焰飞炎烟。
伪书一出那可辨,再由衡岳移漓川。
澹山寺中啼怪鸟,仙宫岭下流清泉。
《复邹忠公墓为谢子兰赋》是明代诗人袁华所作,此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邹忠公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赞美。下面将逐句进行注释:
- 有宋开国三百年:宋朝建立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
- 圣君哲后登才贤:指的是宋朝有许多明智而贤能的君主,他们选拔并重用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 内无吕贾武韦祻:历史上没有出现像吕惠卿、贾似道、武夷、王素这样的人。
- 昭宪流裕远且绵:昭宪帝的治理使国家延续了长久的繁荣。
- 宣仁垂帘辅哲庙:宣仁太后在位时,曾垂帘听政,辅佐哲宗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 初政仿佛元丰前:初期的政治方针与元丰年间相似,但后来有所变动。
- 奈何权奸枋国命:面对奸臣的干预和影响,国家的命运受到了威胁。
- 党籍忠良俱左迁:因为反对权奸而被罢官。
- 紫宫正位俨宸极:皇宫中的位置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 岂假巫祝循私偏:真正的权力和智慧不需要借助于占卜和迷信。
- 非言搆狱狱词具:不是通过言语构陷或陷害,而是有足够的证据来定罪。
- 奉诏废作瑶华仙:因被命令贬谪到边远地区,最终被贬为平民,远离政治中心。
- 谋之者谁郝内侍:策划此事的人是谁,可能是宫中的宦官。
- 卯金刀氏相夤缘:与某位姓卯金刀的官员有关联,并且相互勾结。
- 元符授册立为后:元符皇后,一位贤淑的皇后。
- 奸臣揣摩机已先:奸臣已经预先掌握了机会。
- 维时忠公居諌省:当时邹忠公(邹浩)正在朝廷担任重要官职。
- 从容奏对言便便:他能够从容不迫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 属比祥符永平事:提到了祥符、永平时期的重要事件。
- 孟后既废不可复:孟后的废除是不可逆转的。
- 刘岂得擅中宫权:刘皇后(刘后)无法擅自掌握后宫大权。
- 遂良还笏为斥武:李善德还笏表示要斥责武三思。
- 好礼上书因谏玄:因为直言进谏,被贬出京城。
- 忠言逆耳竟远谪:忠直的话反而使他被流放。
- 徒步独上新州船:独自一人背着行囊前往新州。
- 贞哉贤母成子志:母亲为了保护儿子的决心和毅力。
- 身落瘴乡甘弃捐:在瘴气盛行的环境下,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 端王嗣位肆大眚:端王即位后发生了重大错误。
- 放逐两载蒙生还:被放逐两年后,终于获得了自由。
- 寻复正言转司諌:不久后恢复了官职,并转任司谏。
- 三守剧郡亲蕃宣:在三个重要的郡中担任要职,并且参与对外事务。
- 俄承天语询谏草:很快接到皇帝的命令,询问他的奏章。
- 云付烈焰飞炎烟:皇帝的旨意被烧成了灰烬。
- 伪书一出那可辨:伪造的书籍无法辨别真伪。
- 再由衡岳移漓川:书籍被从衡山转移到漓江流域。
- 澹山寺中啼怪鸟:在澹山寺中,听到奇怪的鸟叫声。
- 仙宫岭下流清泉:泉水从仙宫岭流下来,清澈见底。
通过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还能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和人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