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日夜,千里旱沙黄。
马急知缰促,人疲觉路长。
安心犹有法,医懒却无方。
何不遂长往,淹淹名利场。
【注释】徐州道:徐州的官道。西风:秋天的风。日夜:指昼夜不停。千里旱沙黄:形容道路荒凉。缰促:马缰绳勒得紧。医懒:医治懒惰。法:这里指养生之道。淹淹:指人浮于事,沉溺于名利之中。
【赏析】《徐州道中》是一首纪行诗。诗人由北向南行走在徐州官道上,一路上目睹了荒漠、干旱和荒凉的景象,由此生发感慨。全诗写景生动,寓理深刻,表达了作者厌倦仕途、向往自然的思想感情。
首联“西风吹日夜”,起势突兀。首句写秋风,点出时间与季节;次句写天气,点出地点(徐州道)。两句一气呵成,气势磅礴。这两句是写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物。秋风吹拂着一天到晚,万里黄沙弥漫无际,这是对徐州道沿途景象的总体概括。“千里”二字,说明路程之长,“旱沙”一词,则暗示着天气之干热。
颔联“马急知缰促,人疲觉路长。”承上启下,由自然景观过渡到人事活动。马儿因为鞭笞过急而感到缰绳勒得紧紧的,人因为行程遥远而觉得路途漫长。这二句通过马、人的活动状态来反衬作者内心的感受。
颈联“安心犹有法,医懒却无方。”承接前文的人事活动,进一步抒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安心”指心境宁静,无所畏惧。“无方”指缺乏应对之策。这两句是说即使内心十分安定,但面对现实仍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无奈处境。
尾联“何不遂长往,淹淹名利场。”以设问的方式作结,表达自己的心声。诗人用反问的语气,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非要一直停留在官场之上呢?”他似乎在质疑名利场的吸引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厌恶。这种表达方式既直接又有力,让人深感震撼。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徐州道上的荒凉景象,并借此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世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